微軟此前曾經公布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消息:越來越多的Mac用戶改為使用Surface設備,其原因在于新款MacBookPro令人失望。

事實上,微軟的這一宣傳策略并不能代表什么,在MacRumors買家指南上,新款MacBookPro是唯一一款被評為“推薦購買”的Mac產品,而在此之前,MacBook被評為“謹慎購買”,MacBookAir、iMac、Macmini和MacPro的評級都是“不要購買”。
這些Mac產品沒有得到好評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它們太長時間沒有得到更新了。就拿MacPro來說,這款產品已經3年沒更新,這個時間在計算機領域已經相當于一款產品的壽命。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提供的數據顯示,Mac產品的銷售跌幅已經從2015年第四季度的3%增加到了2016年第三季度的17%。高級分析師EricSmith認為,蘋果在2016年幾乎忘記了還有Mac的存在。
EricSmith并不是唯一一個認為Mac產品不在蘋果公司的優先級菜單中的人。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那么,Mac是否要走到盡頭了呢?
硬件不更新,軟件也不能讓人滿意 蘋果無法給我們帶來令人興奮的新款Mac產品,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芯片供應商無法滿足蘋果的硬件需求,讓后者能夠實現足夠吸引人的硬件更新。而與此同時,Mac粉絲也表示了對蘋果軟件的擔憂。
去年,莫博士曾經表示:“我注意到iOS和OSX平臺核心應用的質量和可靠性都在逐漸降低,它們仍然很好用,但是已經算不上簡單好用。”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改變?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蘋果將大部分資源都集中到了iPhone身上,因為iPhone能夠帶來可觀的利潤,每年都需要進行大量的更新。另外,蘋果認為計算機的未來是iPad,而不是Mac。
換句話說,2017年我們還是會看到Mac新產品的亮相——至少會有iMac,但是很顯然,蘋果的注意力并不在Mac上。
Mac系列何時重振輝煌? 在許多方面,蘋果公司目前的Mac業務跟80年代的情況非常類似:它們的質量還過得去,但是并沒有什么讓人驚喜的地方。蘋果似乎在打算著如何將利潤最大化,而不是打造下一款令人驚艷的產品。
另外,蘋果已經不再堅持喬布斯時代的4種不同定位的Mac產品策略(消費級臺式PC、消費級筆記本、專業級臺式PC以及專業級筆記本)。
從許多方面來看,蘋果Mac業務目前的情況和80年代的情況很相似:品質不錯但很平淡。而蘋果所關注的是如何將利潤最大化,而不是積極尋找下一個讓人興奮的功能改進。
Mac系列目前的產品劃分也體現了這一點:蘋果已經不再堅持喬布斯時代那4種不同定位的產品系列(消費級臺式機、消費級筆記本、專業級臺式機和專業級筆記本)。跟過去不同的是,Mac已經不是蘋果的核心業務。
自從2009年以來,iPhone為蘋果帶來的營收從25%躍升至68%,雖然Mac產品在2016年第三季度也賣出了420萬臺,但是這個成績并不能和iPhone的4040萬相比。
后PC時代的Mac 蘋果前高管Jean-LouisGassée表示:“Mac電腦已經32歲了,它擁有一個非常輝煌的過去,但是在這個持續衰退的市場中,它將擁有怎樣的未來呢?”
Jean-LouisGassée指出,對于蘋果來說,Mac仍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業務,它今年為蘋果帶來了220億美元的收入。問題在于,在移動設備被認定為未來市場主流的情況下,蘋果還會繼續保留這項業務嗎?
行業分析師HoraceDediu表示,現在已經不是對比Mac和PC的時候,而是Mac和移動設備。那么問題來了,Mac在目前這個移動設備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時代中有什么意義呢?
HoraceDediu稱,Mac并不能成為未來的趨勢,這是iPhone的工作,不僅如此,它也不能變成一款能夠讓人裝進口袋的觸控設備。因此,Mac應該做的就是完成自己本身的工作,比之前完成得更好,更出色。
觸控界面無疑是偉大的,但是也有一些任務需要使用傳統的鍵盤、鼠標和觸控板來完成,當然,也許還包括TouchBar。在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其他的輸入方式出現,但是它們現在還沒有準備好。
只要人們還需要鍵盤、鼠標和觸控板,Mac就會存在,我們就會等到Mac新產品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