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試點到常態化設立發展近三年時間,迎來首個行業監管指導意見。
1月5日,銀監會網站發布《關于民營銀行監管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民營銀行的發展戰略,例如市場定位、特色經營等。此外還特別提出,要加強股東監管。
銀監會表示,在認真評估民營銀行發展情況、借鑒相關國家和地區經驗以及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指導意見》。截至目前,包括五家試點銀行在內,銀監會共批準籌建17家民營銀行。
截至三季度末,民營銀行資產總額1329.31億元,各項貸款611.57億元,各項存款428.20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0.54%,撥備覆蓋率471.21%。
加強股東監管
《指導意見》中“加強股東監管”是著墨較多的重要部分。
銀監會要求,對股東資質進行管理,民營銀行要在章程和協議中載明,股東承擔剩余風險的制度安排。同時,要求股東接受監管,對股東進行履約評估,民營銀行要將股東的聲明等納入信息披露范圍,監管也要對股東嚴格監管問責。
股東資質方面,2015年6月發布的《關于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提出了民營銀行的準入門檻,如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年終分配后凈資產達到總資產30%以上,權益性投資余額不超過凈資產50%等。
銀監會在《指導意見》中,則要求民營銀行股東應當按照有關監管要求,出具入股資金來源聲明等。股東實際控制人也需要承諾其是中國境內公民且不持有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國籍、永久居留權及類似身份,并承諾在持有民營銀行股份期間不謀求申請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國籍、永久居留權及類似身份。
民營銀行股東風險,自民營銀行試點以來都是市場以及監管所擔心的問題。
此前,銀監會副主席曹宇在2016年城商行年會上就針對民營銀行在發展中暴露的風險隱患,提示過“風險不能松”,首先提及的就是股權不穩定的問題。
即有的股東短期入股后即出售銀行股權,有的股東在銀行獲批后立即轉讓股權,改變民營企業屬性,有的股東面臨司法糾紛,存在強制拍賣執行銀行股權的隱患。“要加強股東管理,提高股權穩定性。”曹宇稱。
《指導意見》也要求民營銀行加強股權管理,規范股東持股行為。并要求“在條件成熟時將股權集中托管到符合資質的托管機構。”
一位民營銀行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股權托管是對民營銀行股東的特殊要求,防止被不當抵押、轉讓、擔保等。”
銀監會也鼓勵民營銀行在銀行章程或協議中載明,主要股東但不限于主要股東不以持有的本行股權為自己或他人擔保(含股權質押)。
同時,銀監會在關聯交易管理方面,也要求民營銀行嚴格控制關聯授信余額,嚴禁違規關聯交易。明確主要股東但不限于主要股東及其關聯方不從本行獲得關聯授信,民營銀行董事會要設立單獨的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等。
差異化與風險自擔
2014年試點到目前設立常態化加速推進,民營銀行無論從定位還是監管都著重“差異化”。
《指導意見》要求,民營銀行明確差異化發展戰略,堅持特色經營,與現有商業銀行實現互補發展、錯位競爭。市場定位為著力開展存、貸、匯等基本業務,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
2014年5家民營銀行試點落地之初就確定了差異化的發展定位。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堅持“個存小貸”,天津金城銀行側重于“公存公貸”,浙江網商銀行側重于“小存小貸”,溫州民商銀行和上海華瑞銀行則定位于“特定區域”。差異化發展亦是民營銀行的生存之道。
“‘要有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特定戰略’,這是對民營銀行發展的一項持續要求。” 銀監會城市銀行部主任凌敢在談及民營銀行定位時曾表示,民營銀行經營目標設置、業務開展、配套機制建設都要緊緊圍繞市場定位這一“基石”,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差異化的發展也意味著差異化監管的必要性。對于民營銀行,銀監會提出推行一行一策的分類監管制度。對民營銀行部分監管指標設定合理過渡期,同時支持屬地銀監局探索出臺差異化監管措施。
“堅持統一監管和差異化監管相結合的原則,督促民營銀行遵守商業銀行各項審慎監管要求,根據民營銀行特點,實行差異化監管安排。”《指導意見》稱。
在審慎監管方面,銀監會也提出創新監管方式,監管機構要加強監管引領,創新監管手段,貼近民營銀行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支持民營銀行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
同時,銀監會也落實屬地責任,例如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當優化監管資源,明確工作分工,加強監管聯動。屬地銀監局應當切實履行屬地監管責任,承擔民營銀行市場準入、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和風險處置等工作職責。
“風險自擔”一直是民營銀行設立的基本原則之一。《指導意見》也要求監管機構督促民營銀行制定合法可行的恢復與處置計劃,強化銀行恢復和處置過程中的股東責任等。
“民營銀行還是個孩子,改革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要確保改革不出問題,就要運用勇氣和智慧,推進并不斷完善差異化監管措施,確保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促進民營銀行的發展。”凌敢表示。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無店鋪銷售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
免疫診斷試劑行業研究報告中的免疫診斷試劑行業數據分析
二維碼識讀設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二維碼識讀設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