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向“荒淫無度的土豪”、“興風作浪的妖精”、“坑民害民的害人精”開了炮。元旦剛過,劉士余在指導稽查執法工作時又向資本市場里的“鼠”、“狼”亮了劍。
1月3日,劉士余到證監會稽查局、稽查總隊進行工作調研。在座談會中,劉士余指出,要嚴厲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活動,嚴懲挑戰法律底線的資本大鱷,逮鼠打狼,敢于亮劍,依法維護資本市場運行秩序。
上述發言的震懾力再次雷霆萬鈞,分析人士認為繼上次劉主席的講話后,這次又透露了監管風向。嗯,小編也認為,相關人士大可以對號入座……
劉氏語錄開篇——“打妖精”
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講,部分講話內容措辭罕見,詞鋒極為嚴厲。
詳情請見《證監會保監會“雙打”這個周末“野蠻人”坐不住了!》
他表示,希望資產管理人,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后變成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這是在挑戰國家金融法律法規的底線,也是挑戰職業操守的底線,這是人性和商業道德的倒退和淪喪,根本不是金融創新。
幾個關鍵詞——“來路不當的資金”、“杠桿收購”、“野蠻人”、“金融創新”,直指一段時間以來資本市場出現的杠桿收購和瘋狂舉牌行為。
劉士余稱,“挑戰刑法的時候,等待你的就是開啟的牢獄大門。”
同一日,在財新峰會上發言的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也表示,“繞開監管套利行為,嚴格意義上就是犯罪。”
劉氏語錄續篇——“逮鼠打狼”
一個月過去,劉氏講話風格再現。
元旦節后第一個工作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專程到證監會稽查局、稽查總隊進行工作調研。他表示,要嚴厲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活動,嚴懲挑戰法律底線的資本大鱷,逮鼠打狼,敢于亮劍,依法維護資本市場運行秩序……要更加注重用先進技術手段支撐調查取證……把稽查隊伍打造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守護神”,成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神盾”。
可以認為,劉主席12月3日的講話是專門針對手握大資金專事舉牌和收購的資本大鱷來說的,而這一次,他還提到了“鼠”、“狼”。這次講話主題是圍繞進一步做好2017年資本市場稽查執法工作展開的,所以,是不是可以認為要逮要打的對象就是“鼠”“狼”了?
那么,誰是“鼠”“狼”?你身邊的“鼠”“狼”其實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放到金融圈,那就是妥妥的金融才俊呀。
12月23日,證監新聞發言人在通報聯合公安部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時指出,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違法行為(俗稱老鼠倉)損害了市場投資者利益,抹黑了金融資管行業信譽,危害了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證監新聞發言人對金融資管行業中的“鼠”描述為,“高學歷、高智商、金融從業經驗豐富”,但這些“所謂的行業精英人才嚴重背離職業操守,成為市場唾棄的‘老鼠’,先后受到法律的制裁,個人前程盡毀,行業聲譽受損”。
在通報中,新聞發言人提出忠告,金融資管從業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應牢記“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初心,忠實履行“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職業操守;謹記“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加強學法、守法,嚴守道德和良心的底線,切勿心存僥幸觸碰法律的高壓紅線,切勿以身試法;奉勸那些違法者立即收手,并盡快向監管部門和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
2016年,證監會向公安機關移送了35起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件,是目前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比例最高的一類案件。
再來看另外一組數據:
2016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證監會發布了全年的重罰單子,這一年,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市場禁入人數也達到歷史峰值:
2016年證監會共對183起案件作出處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218份,較去年增長21%;
罰沒款共計42.83億元,較去年增長288%;
對38人實施市場禁入,較去年增長81%。
這其中,市場操縱違法案件成為罰沒款的主力。
中鑫富盈、吳峻樂操縱“特力A”等股票案被罰沒金額超過10億元;黃信銘操縱“首旅酒店”等股票案被罰沒金額超過5億元;任良成操縱“龍洲股份”等股票案、瞿明淑操縱“恒源煤電”等股票案、唐隆操縱“渤海活塞”股票案被罰沒金額均超過1億元。
此外,內幕交易違法案件的行政處罰力度也較大。蘇嘉鴻內幕交易“威華股份”案被罰沒金額超1億元;顏玲明內幕交易“利歐股份”案、馬祥峰內幕交易“寶莫股份”案、周繼和內幕交易“江泉實業”案等多起案件被罰沒金額均超過千萬元。
古語有云,“梟獍為心,豺狼成性,誠然王法所不容。”豺狼成性,說的無外乎就是貪婪的品性。
這一個月都發生了神馬?
從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四兩撥千斤的講話到如今再發聲,這一個月資本市場都發生了些什么?
簡單來說就是,兩會聯手,專治各種不服。
也就在12月5日,前海人壽收到了監管函。保監會針對萬能險業務經營存在問題,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壽采取停止開展萬能險新業務的監管措施;針對前海人壽產品開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責令公司進行整改,并在三個月內禁止申報新的產品。
緊接著,12月9日下午,保監會網站發布關于暫停恒大人壽委托股票投資業務的通知,恒發人壽委托股票投資業務存在短期頻繁大量炒作上市公司股票現象,不符合《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中關于保險機構開展委托投資,應當具有明確的資產配置計劃,資金運作透明規范等相關規定。
隨后,12月底,保監會對萬能險業務整改不到位的華夏人壽、東吳人壽等2家公司采取暫停互聯網保險業務、三個月內禁止申報產品的監管措施。華夏人壽對此回應表示,做“老實人”,不做“野蠻人”,只做財務投資者,只做市場穩定器。
在此期間,12月13日保監會召開專題會議,廣受矚目。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會議上指出,要全面落實“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要求;險資一定要做長期資金提供者,而不是短期資金炒作,努力做資本市場的友好投資人,絕不能讓保險機構成為眾皆側目的野蠻人,也不能讓保險資金成為資本市場的“泥石流”。
多份相關文件也正在制定與修訂。比如,穿透至保險公司最終實控人的《保險公司章程指引》已進入業內第二輪征求意見。《指引》的核心是強化股東穿透監管,重點加強對保險公司真實股權結構和最終實際控制人的穿透式監管。
此外,12月29日,保監會發布公告對《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進行修改,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核心內容即為提高股東準入門檻,強化股權結構監管。根據持股比例、資質條件和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影響,《征求意見稿》將保險公司股東分為財務類(<10%)、戰略類(≥10%且<20%)、控制類(≥20%)三種類型,分別設立嚴格的約束標準。
而1月6日,保監會簽發了今年的首例“否決令”,由大連機車商業城有限公司、江蘇雙良科技等公司設立的福康人壽被否決籌建。其中一條否決意見即為,主要發起人不符合《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十五條關于主要股東的要求。
上個月中旬,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保險資金投資風險跨市場、跨區域傳遞給監管部門提出了新課題,聯手合力監管勢在必行,保監會將加強與央行、銀監會、證監會的部門協作。
昨日,在2017年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能總結過去一年市場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的特點時表示,“進”還體現在多方協同、多管齊下打擊資本市場的各類違規違法行為。
新年第一周釋放了哪些信號?
從劉士余調研指導稽查執法工作,到新年首場新聞發布會,短短幾日,證監會都釋放了哪些信號?
首創證券認為,嚴監管政策仍將延續。
信號一:“穩”字當頭
這周五,在證監會“一把手”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培訓班上,劉士余強調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指出證監會系統2017年工作要在“穩”這個主基調和大局下,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監管協調,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強化資本市場基礎性功能。
這一論斷也和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相一致,今年的經濟工作提出加強對風險的控制,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今年2月,先后經歷救市、熔斷后,劉士余走馬上任新一屆證監會主席。有分析將其2016年的工作總結為三大主題:依法從嚴全面監管資本市場、推遲注冊制但加大新股發行力度、加強投資者保護。
在此期間,多項證券法規出臺、修訂。比如,對重大資產重組辦法的修訂,進一步規范重組上市行為。
信號二:各類主體的違法行為將面臨持續高壓
在新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便通報了4宗案件。其中包括1宗內幕交易案,1宗短線交易案,2宗短線交易及內幕交易案,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銀鴿投資、丹化科技、圍海股份、利德曼。
證監會在對2016年行政處罰情況的通報中總結道,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法、操縱市場等傳統案件是監管重點,同時還顯著加強了對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的處罰追責力度,并全面深入推進私募基金行業和股轉系統領域的執法。
在去年中介機構違法案件中,興業證券、信達證券、中德證券、中投證券、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原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北京中同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開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等多家機構因在保薦、承銷、財務顧問、審計、資產評估、法律服務等業務中未勤勉盡責依法受到相應處罰。
股轉系統掛牌公司中,現代農裝、時空客、參仙源、海格物流等多家公司也遭到處罰。除此之外,證監會全年還處罰了期貨市場操縱、從業人員違法買賣股票、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違法減持股票、法人利用他人賬戶買賣證券、從業人員私下接受客戶委托買賣證券等類型案件若干起。
信號三:新股持續發行并購重組審核趨嚴
2017年第一周,新股發行承前啟后,馬不停蹄。1月6日,證監會核準了1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上交所7家,深交所中小板2家,創業板5家,14家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48億元。
與之形成反差的則是,在今年1月4日-1月6日召開的發審會上,杭州華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日豐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龍訊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首發被否。
同期,因標的資產定價的公允性以及盈利預測的主要業績指標缺乏合理依據,金利科技成為新年首家重組方案被證監會否決的公司。
回顧過去的2016年,IPO、再融資(現金部分)合計1.33萬億元,同比增長59%,IPO家數和融資額創近五年來新高,再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較為活躍,涉及交易金額2.39萬億元;債券市場融資也大幅增長,非金融企業全年累計發行債券2.87萬億元,同比增長1.7倍。
但與此同時,2016年全年IPO被否企業達18家,其中12月份否決了5家,還有50家企業在IPO排隊過程中被中止審查,78家企業被終止審查。并購重組委全年共審核了275例重組事項,否決了24例,通過率為91%,相比往年有所降低。
整體來看,新股發行穩中持續推進,并購重組審核趨嚴,制度與標準的“籬笆”已被扎緊。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面臨的機遇以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