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車市增速將“腰斬”
?
2017年車市增速可能僅有2016年一半不到。
?
“按照業內的預測,今年車市的同比增速可能只有7%。”瑞銀亞洲汽車行業主管侯延琨告訴記者,不過據他透露,主流車企對于這一數字的預測會更加悲觀一些。
?
購置稅的變化是導致市場變動的直接動因。2016年12月15日,國家財政部和國家稅務局正式發布了2017年汽車購置稅的優惠減免政策,宣布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的稅率從上一年的5%上浮至7.5%。這也就意味著,2017年購買價格在10萬元左右汽車的消費者,會較上一年多支出2000余元的購置稅。
?
從絕對值上看,增加的成本并不多,但事實上,由于市場對購置稅調整早有預期,2016年下半年尤其是年底其實已經透支了2017年的車市消費需求。
?
來自全國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份國內車市銷量達到275.86萬輛,比2015年增長了17%,環比增長也高達13.8%;全年國內車市銷量超過2385萬輛,同比增長接近16%。增速為近3年來最高。
圖片來自于全國乘用車聯合會(注:同期銷量為2015年12月)
?
從各方的預測來看,雖然今年車市的增速可能會“腰斬”,但SUV將依然是增長最為快速的細分市場。按照瑞銀證券的預測,2017年國內SUV市場的增長將依然高達25%左右,而在過去5年間,其市場復合增長率高達40%。
?
自主品牌或將依然成為SUV市場增長的拉動力量,與合資車企相比,自主品牌在市場的靈活度和反應速度上有一定優勢,也正因如此,當SUV熱潮到來之時,最早站上風頭的更多是自主車企。數據顯示,在目前的SUV市場,自主品牌的份額已經接近6成,前11月SUV銷量排行前10的榜單上,自主SUV占據8席。
?
“SUV的熱銷給自主品牌以喘息的機會。”侯延琨認為,這解救了部分此前因為市場低迷而瀕于倒閉的車企。但同時,一些此前有一定市場基礎的企業也因為這一波SUV熱潮而賺到更多的錢,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新一輪的研發中去,這可能會帶來跟合資品牌抗衡的機會。在他看來,SUV的走熱周期比想象的更長,眼下合資品牌并未能全部推出產品,到2018年甚至2019年,當更多的合資SUV車進入市場,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彼時也將是自主車企洗牌的開始。
?
隨著市場增速的走低,2017年車市產能過剩的風險將會暴露。按照瑞銀的統計,2017年車市產能釋放的速度同比2016年將達到10%,如果市場需求增長不足7%,那么產能的過剩情況將進一步擴大。
?
雖然從目前來看,隨著車市消費結構的變化,車企的產品結構也在進一步優化,帶來利潤率的提升,但產能問題的放大很可能帶來新的價格壓力,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利潤率并不會出現增長,而有可能出現直線下降的趨勢。
?
按照目前車企的新車投放計劃,2017年將會是過去三四年中投放最多的一年,不完全統計將超過70款新車推出市場,而在此前的幾年,車企每年推出的新車數量在50-60款左右,更多新車的推出也將加劇市場競爭,從而導致價格壓力的增加。
?
傳統車企面臨成本和利潤壓力,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步入更加理性的發展階段。從目前的預測來看,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可能會低于國家計劃的200萬輛。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補貼的退坡,新能源汽車的利潤率也將進一步走低。按照計劃,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在2016年的基礎上下降20%,而按照瑞銀的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的利潤空間,每度電的利潤與2015年相比,將下降50%-60%。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貨代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中的貨代服務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
“長租公寓”,又名“白領公寓”或“單身公寓”,是近幾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