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淘寶強大流量紅利迅速成名的童裝品牌“綠盒子”如今風光不再,目前綠盒子在天貓的官方旗艦店頁面已消失,其CEO吳芳芳正卷入一場“跑路”風波之中。
而這場風波的導火索緣于一則供應商的爆料微博,2016年12月28日一位名為Bellisa-ye的微博聲稱是綠盒子的供應商,公開質疑綠盒子CEO吳芳芳“惡意詐騙”供應商,拖欠貨款。隨后吳芳芳在個人實名認證微博公開回應,公司的確遇到重大危機,而她已經拿出個人積蓄補貼公司,對于爆料所說她正在轉移財產一事表示明確否認。

回溯綠盒子發展歷史可以得知,它與生于淘寶長于淘寶的“原生淘品牌”還不太一樣。2002年綠盒子上線易趣網,成為易趣童裝類目第一。2006年,綠盒子選擇離開易趣進入線下市場尋找商機。然而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綠盒子的線下之路發展并不順利,2008年綠盒子進入線上,與淘寶結盟。彼時,淘寶商城并不受傳統品牌親睞,淘寶商城迫切需要發展培植一批品牌廠商,所謂的淘品牌應運而生。踩準這一發展契機的綠盒子,因其配合度高獲利也可觀。從2010年開始,綠盒子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
后來名噪一時的麥包包、御泥坊、韓都、裂帛、阿芙等都是同一批成長起來的淘品牌。此時綠盒子獲得了兩輪融資,一筆產生于2010年9月,來自摯信資本2000萬風投的首輪融資。同年12月,綠盒子又獲得了第二輪來自DCM的1.2億元融資。獲得融資后的綠盒子開始做屬于自己的B2C官網,但是沒有成功,造成了吳芳芳所說的“較大的虧損”。
隨著淘寶商城發展的業務越來越壯大,傳統品牌逐漸加入其中。他們的到來讓淘品牌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綠盒子開始將目光瞄準線下,2015年O2O正火的時候,綠盒子試水“O2O模式”打造線下體驗店。當時的吳芳芳對自己所綠盒子所開創的新模式自豪不已,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中國品牌價格虛高。我們有品牌、有設計,類似于優衣庫,定位于做量販式快銷時尚品牌。現在的育兒成本很高。我們想做的是普通人家的爸媽也買得起的服裝品牌。”
僅僅一年的時間,2016年12月,綠盒子便陷身破產傳聞。從當初的淘品牌走向線下嘗試,綠盒子也曾嘗試線上線下相結合,遺憾的它并沒有完成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