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剛剛退出中國市場的馬莎百貨(Marks&SpencerGroupPLC),終于迎來服裝業務七年多來首次季度增長,截止2016年12月31日的三季度,集團一般商品部門(包括服裝、家居)銷售額同比增長2.3%,食品業務基本持平,微增0.6%。

2016年11月,馬莎百貨宣布,將退出中國在內的10個虧損的國際市場,涉及的關店數量將達到53間,同時馬莎百貨還將關閉英國本土的60家門店,裁員人數高達2100人。雖然全球范圍內百貨的衰退有目共睹,這一家明星百貨的大撤退還是引來議論紛紛,一時間成為反面案例的典型。
馬莎百貨作為一家成立于1884年的英國老牌百貨公司,憑借充滿英倫情調的自有品牌和“關系經營”模式成為英國百貨業老大。2008年馬莎進入中國,在上海南京西路開設第一家實體店,也被業界寄予厚望。然而過去8年間,其專營自有品牌被中國顧客不斷詬病“款式老舊,尺碼不合身”,價格卻并不便宜,店內設施和陳列也和其“高大上”的英倫情調不相匹配,長期的“水土不服”導致最終黯然離開。相比之下,與馬莎百貨前后腳進入中國的Zara、H&M和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卻做得風生水起。
低迷不振的馬莎百貨終于驚喜迎來服裝業務的增長,總裁SteveRowe認為這主要歸功于假日季的良好表現,對第三季度服裝家居和食品業務分別有1.5%和0.3%的正面貢獻。
其次,新的價格策略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一月份,馬莎百貨對旗下約兩千種商品進行重新定價,希望提供更高的性價比,以保持產品競爭力。事實證明,消費者愿意買單了。經過這一輪調價之后,在傳統的促銷季圣誕節,馬莎百貨卻沒有使用“大減價”來吸引顧客,而是保持了全價商品的數量和質量,這一策略看來頗為奏效。
2016年4月,來自集團一般商品部門的執行總監SteveRowe成為馬莎百貨新的首席執行官,同時保留一般商品部門的執行總監職位,該部門主要業務即為服裝業務,他上任后也肩負著重振馬莎百貨服裝業務的重任。他主張拓寬服裝品牌的種類,用更好的質量、更高的性價比滿足顧客需求。
二季度,馬莎百貨有所改善,特別是包括服裝和家居業務在內的銷售額回升,令上半財年整體同比銷售由一季度的8.9%跌幅改善至5.9%跌幅。第三季度由于假日季表現不錯,服裝業務獲得七年來首次增長——這也與之前市場預期一致。
馬莎百貨本次季度增長也和競爭對手、英國老牌百貨公司Next的持續低迷不振有關。在過去的一年里,Next的銷售額下降了7%,圣誕節前的幾周內商店的銷售額下降了3.5%,另外由于最低工資上漲,企業稅率等問題,導致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大下降,其股價大跌了14%。
盡管第三季度成績喜人,但Rowe預計下一季度仍將有一段業務低迷時期,特別是復活節將比往年晚一些,會帶來負面影響。他預計,集團也將維持此前的全年預期,不會因為第三季度的財報而改變。畢竟對消費者的宣傳教育,特別是讓過去幾年中流失的消費者重返馬莎,還需要一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