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人才,是保障全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支撐。隨著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環境的變化,對公共衛生與健康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醫療服務需求進一步釋放。在新醫改的分級診療制度推進中,對全科醫學人才的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編制印發了《“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按照健康中國建設的總體部署,根據服務需求、創新機制、優化結構、提升質量的原則,“十三五”人才規劃提出了五項主要指標、七項主要任務和四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基層衛生計生人才隊伍建設成為首要任務,提出了提高基層醫生收入水平,調整基層醫生的職稱評價體系等措施。同時,隨后發布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再次對醫療衛生人才的職業發展提出了改革意見,直接針對調整基層醫生職稱評價體系落實了具體方法。
五項主要指標
到2020年,全國衛生計生人員總量達到1255萬人,全科醫生達到30萬人以上,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50人以上、注冊護士達到3.14人以上、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達到0.83人以上。
七項主要任務
一是補齊短板,加強基層衛生計生人才隊伍建設;二是需求導向,加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三是提升素質,加強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四是突出預防,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五是創新驅動,加強高層次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六是服務社會,加強健康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七是統籌發展,加強計生和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四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
一是實施醫師規范化培訓,創新教育培養機制;二是改革行業薪酬制度,創新激勵保障機制;三是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創新評價使用機制;四是順暢人才流動渠道,創新流動配置機制。
基層醫療人才短缺
加快和完善醫藥衛生供給側改革,需要配備強大的基層醫療機構和全科醫生人才的配置。根據以上指標,目前我國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短缺嚴重,還需要93萬村醫,30萬全科、兒科、精神科醫生,400萬護士和各類高級衛生人才。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問題,除了需要有相對可以滿足要求的設施,還要提高基層醫生的待遇,降低基層醫生職稱評級的要求。在保證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配置之后,再加上在基層醫療推行有傾向性的醫保政策,顯著提高報銷比例,就能把大醫院的患者引流到基層,這是解決分級診療的最有效方法。
亟需加大培養力度
國家針對全科醫生的培養,從2011年開始連續發文進行支持。比如2011年7月2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2013年12月七部委頒發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的決定》,以及最近國家醫學畢業后教育專家委員會的成立,都為衛生人才的規格化培訓提供了制度支持。而最近《人才發展規劃》和《職稱改革意見》兩份文件的發布,將提高醫生的待遇和改變醫生職稱評定方法落到了實處。
我國全科醫生的來源主要有基層在崗醫生轉崗、大醫院在崗醫師進入基層服務、“5+3”模式定向培養、退休醫生返聘等幾種方式,大多數在基層工作。中國醫學院的專業設置越分越細,醫生在各自專科中的專業技能提升非常明顯,在不斷的業務實習中手術技能愈發優秀。但是基層醫療機構急需的全科醫生卻很匱乏。全科醫生的培養體系建設,應該成為醫學科學的新領域和醫學服務的主戰場。
現在已經有高等醫學院校建立了全科醫學教育體系,開設了全科醫學專業。但是,還需要在各大醫院建立完善的全科醫學臨床科室、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以及全科醫師管理制度,培養一批本土化的全科醫學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建立專門服務于社區的全科醫師專業隊伍。目前,全科醫生在醫生規范化培養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全科醫生的地位很低,同時薪資水平低,職稱晉升困難,基層難以留住人才。
到2020年,全科醫生要達到30萬。這就對全國各省市提出了具體的落實目標。只有積極落實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推進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實施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等多方面手段的配合,才能最終實現這個目標。
提高基層醫生薪酬
《“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指出,充分考慮醫療行業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等情況,從提升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制度,向一線人員尤其是全科醫生傾斜,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核定的收支結余中提取一定比例,在績效工資總量外作為職工福利和獎勵基金。只有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才能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
改革職稱評定
長久以來,醫生職稱評定在論文、職稱外語和計算機這些硬性要求的束縛中無法解脫。我國大部分縣醫院以下的基層衛生機構,根本不具備搞科研的條件,但卻同樣應用科研論文來評定職稱。把精力主要用在寫論文、考外語上,使得醫生疲于應對,讓基層醫生的晉升之路顯得尤為艱難。《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放松了對論文、外語和計算機的要求,而把工作總結、教案、病歷、技術推廣總結、工程項目方案、專利成果等作為職稱評定時的成績替代。改革意見的提出,無疑對于基層全科醫生的晉升發展之路掃平了障礙,才能夠把人才留在基層。
在政府打出一系列“提能力、漲工資、評職稱”等組合拳后,基層醫療改革的大幕逐漸拉開,這些政策將會逐漸夯實基層醫生隊伍。作為基層醫療中重要的全科醫學,只有成為醫學服務的主戰場,才能改變目前的醫療秩序和醫療方式。全科醫生要在2020年實現30萬人的目標任務非常艱巨,而全科醫生的培養是否成功,實現全科醫生的數量、規格、待遇的全面提升,將成為醫療改革是否成功的試金石。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單軌鐵路是鐵路的一種,特點是使用的軌道只有一條,而非
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的制造是指以金、銀、鉑等貴金屬及其
制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