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新施政報告看點:樓市,樓市,還是樓市!
【明言至理】樓市,是讓歷屆香港特首最不能釋懷,也是令香港普羅市民最為關心、永不過時的話題。
呂錦明
1月18日,備受香港各界關注的新一份特首施政報告發布,與以往不同,這是梁振英作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在其任內的最后一份施政報告,因此報告內容格外引人矚目;與以往一樣,特首在施政報告中仍是對香港的土地及房屋問題著墨較多。
樓市,樓市,還是樓市!顯然,這是讓歷屆香港特首最不能釋懷,也是令香港普羅市民最為關心、永不過時的話題。報告稱,在梁振英任內的5個財政年度里,香港土地拍賣可供興建的住宅數量是前任政府的一倍;預期在未來3到4年,香港的一手私人住宅樓宇的供應量將比本屆特區政府上任時增加45%,公營房屋將增加逾30%。
雖然梁振英班子在增加香港樓市供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他對此并不感到滿意,他強調加快、加大供應才是解決香港各種房屋問題的治本辦法。正如其在施政報告中所稱,雖然在過去4年里,特區政府通過“雙辣招”等調控措施,多次成功遏制外來資本對香港樓市的投資和炒賣的需求,但仍然未能很好解決香港市民置業的問題。目前,樓價高、租金貴成為香港社會面對的嚴峻的民生問題,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香港的土地價格高、供應少,據權威資料稱,目前香港可作為房屋用途的土地只占全港土地面積的7%。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地產業界對施政報告中未有提及對香港樓市調控“減辣”備感失望,但也認同特首提出的解決香港樓市痼疾的思路。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認為,此前特區政府為樓市調控“加辣”是為了幫助市民置業,但“辣招”無助于抑制樓價,只是令置業者負擔更重;對于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將以多種方式積極尋覓土地,業界對此持歡迎的態度,也認同土地供應充足才是最重要的穩定樓市的方法。
從加大、加快供應的角度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提出,在香港私人房屋市場方面,以截至去年12月底的情況看,預計未來3至4年一手住宅物業的供應量達94000個單位,創12年前特區政府開始定期公布供應數字以來的新高;按最新數據推算,在2017-2018年度起計算的未來10年,香港的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單位,包括20萬個公屋單位和8萬個資助出售單位。
雖然香港社會各界都在為解決樓市困局出謀劃策,但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無論樓市還是資本市場都會受到外圍因素的影響。
有學者指出,進入2017年,全球經濟首先要面對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出現的極大不確定性,因為一旦特朗普推出民粹主義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將會令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風大浪;另外,隨著美聯儲重啟加息、歐洲央行縮減買債規模以及日本央行暫停進一步擴大量寬計劃,全球流動性趨緊的情況更加明顯,各類資產價格正面對嚴峻的考驗,這對早已高處不勝寒的香港樓市而言無疑是一個重要信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日前發表的對香港經濟的最新評估報告中,特別提及要關注香港樓市風險。
在全球流動性可能收緊、經濟不明朗因素增加的情況下,一些嗅覺敏感的香港本地地產開發商已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加快了推售新樓盤套現的步伐。通常,農歷新年前的一個月是香港樓市傳統淡季,但今年卻出現例外,香港樓市出現新樓盤集中推出的“大混戰”,多個樓盤同時搶客;另外,2016年香港二手樓成交創出歷來新低,比2003年非典時期的情況更慘淡。
綜上可見,面對環球經濟不明朗、住宅供應量增加以及利率正常化等因素,香港樓市正受到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來香港樓市將何去何從,值得港府及香港社會各界去冷靜思考、認真應對。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準分子激光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準分
煤田地質勘探研究報告對煤田地質勘探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
過氧化二異丙苯又稱硫化劑DCP、過氧化二枯茗。白色結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