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中國人民銀行就釋放了重磅變相“加息”信號: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上調10個基點,同時上調SLF品種利率10-35個基點不等。有人認為,此舉表示加息周期已經開始,下一步將是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同時,“變相加息”意味著債市轉熊,對金融股利空較大,房地產市場也將迎來巨震。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對央行的“變相加息”過度解讀了。
到底意味著什么?
一種觀點:
貨幣政策收緊,步入加息周期
2月3日,央行將逆回購利率提高了10個基點,200億7天逆回購利率為2.35%,100億14天逆回購利率為2.5%,200億28天逆回購利率為2.65%。當天,隔夜SLF的利率上調了35個基點達到3.1%,7天和1個月的上調了10個基點達到了3.35%和3.10%。業內人士稱,回購利率的上調,其實代表著央行正式“變相加息”。
招商證券徐寒飛表示,這是央行貨幣政策全面逆轉的信號,意味著2014年以來的貨幣寬松結束了。聯訊證券分析人士認為,“變相加息”是房地產調控和金融去杠桿的需要,未來要繼續進行房地產調控,并推動金融去杠桿,貨幣政策勢必要收緊,此次的加息僅僅是貨幣政策收緊的開始,加息周期序幕拉開。
華創證券屈慶團隊也表示,為了鞏固金融去杠桿,加息周期已經在路上。
另一種觀點:
不要過度解讀,貨幣政策更中性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則認為,央行“變相加息”被過度解讀,貨幣政策只是從偏寬松調整至中性。他認為,這次央行上調逆回購利率,不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加息,故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效果。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指出,這次上調不等于加息。央行對貨幣市場操作利率的調整,影響大大低于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
而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近日撰文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仍很突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需更加中性。
連平說,未來貨幣政策仍會很謹慎,很可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會貿然采取過大舉動。在中國貨幣政策不斷根據形勢變化進行預調微調的同時,一個新的貨幣政策框架體系正在成形。
對我們有何影響?
股市
短期內會有影響,但沖擊不大
央行“變相加息”對股市會產生什么影響呢?海通證券姜超表示,對于股市而言,從短期看,利率上行有負面影響,但影響要小于債市。原因在于,股市是多因素定價模型,利率上行對估值不利,但是短期經濟穩定盈利改善,可以部分對沖估值下行。從長期看,如果政府決心抑制地產泡沫,而且能有效防范金融風險,那么資金將有望從地產市場流出,而股市有望受益于資金的回流。
華泰證券研報稱,股市短期影響不大,長期影響偏空。單獨的一次利率上調對股市短期影響不大,但是整條曲線的拐點性的上移在長期將成為股市的偏空因素。
方正證券任澤平研報表示,股票市場所受的沖擊預計不大,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圍繞漲價和改革展開。金證券徐陽稱,A股暫時機會大于風險,此番央行的操作并不是貨幣緊縮周期的開始,不宜被市場過度解讀。在美元指數強勢不再的情況下,A股應當充分利用這個契機,延續春季躁動行情。
財經評論家水皮認為,此次央行“變相加息”確切地講是不對稱加息,針對的是機構而不是公眾,是借款而非存款,對金融股利空作用更大。
債市
進入“黑暗時代2.0”,長期看空
此次央行出人意料上調MLF利率,各家機構多認為貨幣政策已現拐點,新一輪債熊開啟。
九州證券鄧海清認為,央行貨幣政策從寬松周期逐步進入收緊周期,從隱性收緊走向顯性收緊,標志進入“債市黑暗時代2.0”,對2017年債券市場長期看空。
長江證券研報分析,從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變化來看,低收益率時期一般產生于債券牛市的后期。而從去年末開始節節攀升的債券收益率來看,“債牛”已有離去之勢。
中信建投債券分析師黃文濤、鄭凌怡認為,貨幣政策已經轉向,短期債市看不到利好,債市維持謹慎。經濟短期仍然有較強的韌性、銀行表外業務的監管政策尚未出臺、資金利率中樞上抬、即便發生降準也只是對沖性的降準,略微緩解銀行流動性壓力。
樓市
剛需人群還貸成本增加
對于央行變相“加息”的評價,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此次公開市場利率和SLF操作利率上調是央行中短期政策利率曲線變化的一部分,代表了全面加息的落地。近期國內房地產市場又出現走熱跡象,一線城市房價再次出現上漲勢頭,結合去年12月份信貸數據仍然較多和房地產投資再創新高,貨幣政策有必要通過適當引導中長期利率上升,抑制房地產泡沫。
方正證券任澤平認為,目前來看,資金成本的上升可能對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形成利空,經濟增長可能會有所放緩。
也有市場人士表示,銀行利率的提升最終會傳導至房貸利率,這也是對房市的精準打擊,央行確認貨幣市場加息的結果,其實意味著房貸利率存在著大幅上調的風險,房貸利率的上調,加之政府的限貸限購,將帶來樓市的寒冬。
對這種說法,銀行人士表示,屬于過度解讀。
銀行業內相關人士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變相“加息”并不是真正的利率上浮,而即便是真的,也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房產管控最嚴厲的政策并非利率上浮,而是對一二線城市的限貸限購以及房貸額度收緊。因為對于炒房人而言,不準備長期持有房產,因此對其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而對于剛需人群,則增加了還貸成本,但并不會特別明顯。“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首付和貸款額度的管控是最根本的,不會帶來房地產的嚴冬,但確實會抑制房地產泡沫。”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7-2022年禮品包裝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中研普華公司B
《2017-2022年連鎖商業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中研普華公司B
《2017-2022年連鎖超市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中研普華公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