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春,中國汽車圈的第一個重磅新聞,沒想到就是在新能源汽車行業。2月4日,工信部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暫停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等7家整車企業“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這也是2016年“騙補風波”在新一年的延續。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重審、準入門檻提升等一系列動作,可能也會成為影響2017年新能源汽車在新階段發展的重要因素。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所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產能過剩、動力電池技術水平不高、企業違規騙補等問題。”而各行業專家對于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勢,又有怎樣的判斷呢?
201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體持穩,即便是年末也沒有出現往年的“井噴”現象,相反,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并不理想。在剛剛進入2017年,面臨補貼退坡、《目錄》重申等難題,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如何變化,將如何發展成為大眾所關心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采訪了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田永秋、張志勇,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行業信息部主任陳士華等數位行業內專家,剖析2017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和方向。
Q1、2016年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鐘師:去年由于騙補的治理的問題,所以銷售情況比較蕭條,搶年末的銷量也沒什么意義,拿不到補貼所以大家的積極性會有所下降。
崔東樹:主要是乘用車不理想,商用車銷量很好的。乘用車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市場沒有有效拉動起來。
陳士華:同全年銷量相比,12月銷量尚可觀。無論是2016年還是2015年12月的銷量變化都受政策影響。
張志勇:16年增長不高是和15年相比來說,先期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沒有給市場帶來很大信心,新能源汽車的口碑效應沒有建立起來。
田永秋: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補貼等政策的不確定性讓消費者舉棋不定,干擾了市場的發展。
Q2、同時,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率遭遇腰斬,今年1月市場寒冬是否繼續?
崔東樹:會保持低增長率,16、17年都是這樣的,因為處于政策退坡期。
陳士華:根據往年的預測,今年1月的銷量很難有提升。
張志勇:一般來說1月是比較好的銷售行情,但今年1月面臨著春節會導致市場行情不很理想。
田永秋:2017年增長率可能會比2016年稍慢些,由于地補等政策不確定,所以消費者更多會持幣觀望,同樣,4S店也在觀望。
Q3、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對銷量的影響將如何?
張志勇:經過幾年的發展,和對騙補的打擊,新能源市場越來越成熟,隨著相關行業的思考,新能源汽車行業會迎來新的高峰。
崔東樹:不利于新能源銷量的增長。
陳士華:影響不大。補貼退坡并不是臨時政策,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完善,車企的制造成本也下降,未來新能源汽車終端售價會有所下降。
Q4:充電設施被認為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未來如何規范和加快充電樁建設?
張志勇:主要難題是舊小區的充電設施改造,隨著技術的提升將會有所突破,同時,續航里程3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可以滿足私人用車的需求。
田永秋:充電設施發展慢源于充電行業還未探索出一個盈利模式。充電樁的發展可以調動起中石油等傳統能源企業的積極性也是可以考慮的,同時,補貼還應該更加細化,科學,合理。
陳士華:充電樁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制約的作用。未來新建小區、商場等要配置一定數量的小區,老小區等需要國電電網等部門的配合。
崔東樹:充電設施產品沒有有效跟上市場的需求動態,充電樁并不是目前的一個關鍵點。
Q5、目前為止,共有十家企業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預計今年會有幾家企業獲批生產資質?傳統車企還將繼續唱主角兒嗎?
田永秋:八家企業中有三家是傳統車企,其他屬于上下游零部件企業,接下來傳統汽車企業比如力帆、江淮大眾等。
崔東樹:新能源生產資質獲批的量還將會很大,很多企業都可以會去做。傳統車企現在都在不斷地推進新能源,所以傳統車企還會繼續占主導地位一段時間。
陳士華:在競爭生產資質中,傳統車企更具優勢。尤其發改委發布新文件后,沒有生產、研發、銷售經驗的企業很難競爭。
2017年是否同2016年一般是充滿變數的一年,一切尚未可知。但是,從國家政策層面看,無論是制度還是補貼都在不斷完善,隨著新能源汽車企的研發和技術提升,制造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階段。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今年我國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持續升溫,繼居民階梯電價
2016年我國醫藥檢測行業企業數量增至2476家。2012-20161
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是具有重要的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