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的冷凍階段,關于房地產稅的討論卷土重來。這源于日前國務院出臺的一份指導意見,明確提到“支持各地區在房地產稅上的探索創新”。于是,在房貸連續收緊之下,房地產稅是否成為壓倒房價的最后一根稻草,遂成巷議。
房地產稅話題在2010年陡然升溫,重慶、上海先后試點運行,可謂不溫不火。彼時,人們各執一詞,眾說紛紜。有人說房地產稅是惡稅,在土地出讓金照收的情況下,房地產稅就是重復征稅,就是“吃二茬苦,受二茬罪”;有人則盼望著“一稅就靈”,打擊房價的囂張氣焰,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但時間能夠改變人們的觀念。
樓市調了十年,房價漲了十年,人們罵了十年,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買了房,成為有產者。樓市,既在一定程度上“綁架”了中國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有產者“綁架”。屁股決定腦袋,恒產決定心態。房子,成為國人財富的主要體現形式,太多人的利益牽涉其中,而恰恰是這些人擁有很強的話語權,所以房價難跌,蓋因不愿房價下跌的“新”民意亦洶洶。
這么多年,房地產稅未能在全國推行,說明決策層對此也是保持謹慎,畢竟樓市的產業鏈條太長,利益鏈條太廣,牽一發動全身,需謀定而后動,而非意氣用事,先讓公牛闖進瓷器店再說。對中國經濟而言,房地產稅是一道難題,既有法理問題,也有實操問題,期待著它朝發夕至、一蹴而就地解決問題,不僅是思維上的幼稚,同時也是思維上的懶惰。
房價不是一個線性問題,而是屬于深層次的制度供給問題,包括土地、財政、民生、投資、稅費等。房地產稅可能對于投機炒房有所壓制,但對于其他變量影響甚小,不足以解決高房價的問題。正如多位經濟學家所說,房地產稅在房價供求方面不能成為決定性因素,亦不能在貨幣供求方面成為決定性因素,中長期看,開征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有限,對此期望甚高,則失望甚大。
中央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針對的是“杠桿樓市”,是樓市的過度資本化和金融化,是風險急劇膨脹的泡沫,因此矯正之策是管住央行的印鈔機,從極度寬松的貨幣環境轉向適度寬松的貨幣環境。“9·30”新政以來,房貸步步收緊,這是當前及未來樓市降溫和房價回調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在控房價這個事情上,信貸政策可能更給力,而非幾成屠龍術的房地產稅。
如今,房地產稅更像是一個“執念”,執迷不悔是一方面,執迷不悟也是一方面。適當“破執”,才能實事求是。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今年我國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持續升溫,繼居民階梯電價
2016年我國醫藥檢測行業企業數量增至2476家。2012-20161
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是具有重要的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