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4日,工信部官網公布了對于7家車企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暫停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上汽唐山客車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南京特種汽車制配廠有限公司、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同時,工信部還撤消了各家公司不符合規定的車型公告資格,并對各家車企給出了2個月的整改期限。這是第3次關于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的查處通報。
1、第一次(2016.09.08)查處5家車企
2016年09月08日,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地方預決算公開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報》中,公布了性質最嚴重的“有牌無車”的5家車企的查處結果:
①因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惡意騙補情節最嚴重,取消其中央財政補貼資格,2015年生產的全部車輛中央財政不予補助,追回2015年度預撥的全部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同時,由工信部取消其整車生產資質。
②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追回2015年度2416輛違規上牌車輛獲取的中央財政補助預撥資金,并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有關規定,按問題金額50%處以罰款。
同時,自2016年起取消上述4家企業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工信部將其問題車型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予以剔除。對上述4家企業2015年生產銷售的其他新能源汽車,由當地監管部門逐一嚴格審核后重新申報,確無問題的車輛可按原政策中央財政繼續予以補助。上述4家企業何時恢復執行中央財政補貼政策,視地方政府和企業整改情況而定。屆時由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共同核查驗收,驗收合格報國務院批準后方可恢復執行財政補貼政策,但不恢復預撥財政補貼資金資格。
此后一段時間,這4家車企陸續收到行政處罰告知書。2016年12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門戶網站公布了對蘇州金龍等企業的行政處罰決定,對4家企業給予“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問題車型、暫停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申報資質、責令進行為期6個月整改”等處罰措施。
2、第二次(2016.10.10)查處2家車企
根據媒體報道,2016年10月10日,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收到財政部下發的《財政部關于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處理決定》,指出該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共計2,395輛不符合申報條件,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1,408萬元,并取消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
同日,西部資源(600139)發布消息稱,其控股子公司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收到財政部下發的《財政部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告知書指出,因恒通客車于2013年至2015年間生產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176輛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與《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信息不一致,不符合申報條件。因此,財政部決定將追回恒通客車2013年至2014年新能源汽車已獲得的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078億元(共計874輛車),并擬對恒通客車處以罰款6,236.4萬元的行政處罰(30%)。同時,對公司2015年已申請的中央財政補助資金7,550萬元不予補助(共計302輛車)。不僅如此,恒通客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也將被取消。
3、第三次(2017.02.04)查處7家車企,其中2家為第二次查處
其中力帆乘用車和恒通客車為第二次查處。工信部通報的對7家車企的查處結果如下:
① 確認金華青年汽車制造有限公司2014年銷售給上海巴士公交(集團)有限公司245輛新能源汽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經核實,問題車型為金華青年汽車生產的JNP6120BEV型純電動城市客車。
② 確認上汽唐山客車有限公司被確認2015年度申報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30輛車未安裝電池和電機控制器,15輛車未安裝電池,30輛車電池安裝不足、5輛車未安裝電機控制器,上述80輛新能源汽車不符合申報條件。經核實,問題車型為SK6110EV64型純電動客車、SK6812EV33型純電動城市客車、SK6812EV32型純電動城市客車。目前這幾款車型已經被撤銷生產公告資格。
③ 確認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353輛車電池芯數量小于公告數量,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1,328輛車電池單體生產企業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經核實,問題車型為LF7004DEV型純電動轎車和LF7002EEV型純電動轎車。
④ 確認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88輛車驅動電機生產企業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其中的20輛車電池生產企業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經核實,問題車型為該公司生產的ZN5034XGCH2YBEV型純電動工程車、ZN5033XGCH2YBEV型純電動工程車和ZN6494H2YBEV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
⑤ 確認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在2015年度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79輛車在2015年末尚未安裝電池但已開具發票并登記上牌,不符合申報條件。經核實,問題車型為你公司生產的SWB6110EV61型純電動客車。
⑥ 確認南京特種汽車制配廠有限公司在2014年至2015年度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19輛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信息不一致,其中100輛純電動廂式運輸車電池生產企業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信息不一致。經核實,問題車型為你公司生產的NJT5031TSLBEV型純電動掃路車和NJT5020XXYBEV1型純電動廂式運輸車。
⑦ 確認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度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176輛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信息不一致。經核實,問題車型為你公司生產的CKZ6116HNHEV4和CKZ6116HNHEVA4型混合動力城市客車。
前后3次共10家車企受到查處。
4、對過往騙補的查處或大事化小,若再出現騙補或會從重處理
大致在2016年09月08日第一次查處結果公布前后,網上流傳出一份詳盡的騙補清單,該清單將騙補性質分為①有牌無車、②有車缺電、③標實不符、④關聯方及經銷商閑置和⑤終端用戶閑置這五種情況。清單顯示,共有93家車企被調查,其中,涉事車企共有72家之多,涉及的中央財政補貼金額共計92.71億元。有數據顯示,從2009年開始,中央財政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予以補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資金334.35億元,也就是說,可能的騙補金額占中央補貼總額的比重高達27.73%。
之后的進展似乎都在印證這份清單的可信度。那么,這次被查處的7家車企的情況與清單顯示的情況是如何呢?我們來看一下那份清單中這7家車企的情況:
第3次騙補查處結果與網傳清單看,今后的查處或存在大事化小的可能,當然,也不排除繼續嚴查的可能。從目前情況看,查處和結果公布可能是分階段進行,已有一次通報處理結果的企業,不排除會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不過,依據目前的進度,網傳的72家涉事車企要全部查個遍,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綜合判斷,大事化小的可能性較大。
2017年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16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就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做了回應。苗圩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跟財政部等有關部門一起來研究調整補貼的政策,提高企業和產品進入的門檻,完善補貼資金的申報程序,同時加強對新能源汽車銷售使用環節的在線監管,用這些辦法來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苗圩提到的在線監管,實際上之前已在3個文件中有所體現且篇幅較大。
① 2016年11月11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裝【2016】377號),大部分內容是關于在線監管。
② 2016年12月29日,四部委聯合發布《財政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其中第二部分“落實推廣應用主體責任”中有較大篇幅內容涉及在線監管。
③ 2017年1月6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39號),其中第17條、第18條、第22條、第24條、第27條等條文中均有相關內容。
當一個內容在3個不同文件中都有較大篇幅提及的時候,可見主管部門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因此,雖然理論上企業依然存在造假的可能,但一旦被查處,面臨的處罰結果可能會非常嚴厲。綜合來看,在線監管可能會對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非個人用戶采購方面產生較大影響。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園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