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兩會不斷臨近,房價的話題又不斷升溫。近日,有外媒報道,中國有經濟學家認為,“剩女多、離婚率高的城市,房價一定會上漲”,“高學歷女性越多的地區,其地區經濟越活躍”,“離婚率的上升也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因素”。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住宅銷售統計數據,2015年-2016年10月中國房價大幅上漲的地區有深圳、北京、廈門、上海等地。而根據某大型婚介公司的數據,以2016年為基準,中國(包括中國的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27歲以上的未婚女性人數達到3800萬人左右。廈門市人數最多,其后為深圳、杭州、北京、廣州、上海等。據此,該經濟學家指出,房價漲幅大與剩女數量多的地區分布相一致。
“剩女”并不是一個新進的網絡詞語,而是一個有著嚴格所指的概念,教育部早對其有所定義。在2007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剩女是171個漢語新詞語之一,是指已經過了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仍然未結婚的女性,主要是指27歲以上的單身女性。有人根據年齡段的不同,分為初級剩女(25周歲-28周歲之間)、中級剩女(28周歲-32周歲之間)、高級剩女(32周歲-35周歲之間)以及“齊天大圣”(35周歲往上)。近年來,出現過不少針對剩女的地方性調研報告,這些區域性的剩女報告調查了當地剩女的人數、分布行業、經濟條件,并且還分析了成為剩女的種種原因。
高學歷與剩女人數聯系起來,有一定的合理性,部分符合現實,但它們之間的關系仍需更為嚴謹的調研與論證。高學歷女性越多的地區,地區經濟越活躍,可能并不是事實的全部。讓我們來反向分析一下,先看看地區經濟活躍度對高學歷女性的吸引力。由于一線城市本身經濟較為發達,經濟總量較大,軟環境較其他城市更為優越,因此對人才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成為不少高學歷人士的首選工作地點。
不少地方性調查都顯示剩女的學歷普遍較高。比如重慶首份剩女調查報告顯示,85%的剩女擁有大中專學歷,41.74%的剩女為大學本科學歷,43.65%的剩女拿下了大專文憑,還有3%的剩女是碩士學位,初、高中文憑的剩女分別占總數的3.96%和7.92%。而青島市婦聯的相關調研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單身人士中,具有高中及以下學歷的占10.29%,具有大學專科學歷的占25.93%,而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占到了45.68%,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占14.81%,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占3.29%。
同時,剩女不為中國傳統文化所能接受,傳統文化中沒有晚婚的概念,地方越小,人們越是在婚戀方面較為偏向遵從傳統與保守文化,小地方對待婚戀以及大齡剩女的眼光可能并不是包容性的。而一線城市人們對“剩女”的包容度更高,因為在一線城市以及經濟發達城市,人們的生活方式更為多元,包容度更高。這也是部分“剩女”選擇這些城市的原因之一,因為可以躲避周邊人甚至父母的“指指點點”和催婚。
再來看“剩女多、離婚率高的城市,房價一定會上漲”這樣的說法。一線城市與經濟發達城市的房價可能并非因為“剩女”多而漲起來,房價上漲有多個原因,前幾年也有專家指出結婚也是房價上漲原因之一,即所謂的“丈母娘效應”。
離婚率也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因素之一嗎?有可能是。離婚有兩種,就真離婚而言,離婚會導致對房子的需求增加,原來是至少需要一套,離婚后需要至少兩套;就假離婚而言,這部分人群大都是為了再購房,因此也會對房子的需求上升。從簡單的供求來看,離婚率確實可能導致房價上漲。但是,離婚率與房價上漲之間有可能是一種雞與蛋的關系,從一些限購地方來看,不少人是因為要追漲買房,不得不去辦離婚,這導致了離婚率的上升。
對房價上漲的分析,非常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將高房價歸咎于剩女多是以偏概全。晚婚晚育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日韓等國的晚婚現象也非常明顯。高房價問題的解決,應該主要從經濟方面入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園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