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開始覺醒,正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家樂福在中國陷入困境已經有幾年了。2009年,家樂福在內地市場的銷售額首次被大潤發超過,2010年,門店數量又被沃爾瑪趕上。市場份額則是從2012年開始不斷下降。
??
繼投資銀泰、蘇寧之后,阿里巴巴將手伸向了三江購物,成為了三江購物的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集團子公司杭州阿里巴巴澤泰擬通過協議受讓、認購定向增發股票及可交換債等方式,用21.5億元人民幣收購三江購物32%股份。這次收購事件,雖不是阿里第一次收購線下實體產業,但卻是第一次對線下商超進行收購。
2016年,京東與沃爾瑪達成合作,1號店也并入京東旗下,隨后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會員店正式加入京東。隨著京東與沃爾瑪合作的不斷深入,加上京東曾投資永輝超市,這種線上線下貫通的模式,確實讓阿里感到了一定的危機感。目前,商超行業格局暫未確定,具有大量的深造空間,阿里自然不會對其放棄。
云棲大會上,馬云表示,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
到底啥是新零售?
葡萄酒的新零售是擁有線上與線下的專賣店嗎?顯然,我們需要全新理解什么是“新零售”。
如果說“一切符合線上+線下的都是新零售”,看似是正確的,但并沒有真正理解新零售。
社會正站在一個變革的關口。整個人類要對生產力要重新認識。因為生產力的進步源于生產關系的重新定位。生產關系的變化才是推動的社會結構變化的主因。
有一句話叫做“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大家怎么理解這一句話?能夠理解這句話,就會真正理解什么是新零售。
我們經常說走向線下,那么,走向線下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推動這個目的成功的途徑是什么?
在傳統的模式下,企業是價值創造的核心。企業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但事實上,消費者需求的是產品嗎?產品是什么?產品只是作為價值的載體而存在。所以,在傳統社會結構中,消費者是被動的。
我們經常說的體驗營銷,并不是把消費者拉到專賣店中品品酒、聊聊天就是體驗,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體驗經濟的最終指向不是需求的滿足,而是新價值的創造。新價值創造不是由企業獨立完成的,因為企業獨立完成不了。而是由企業和消費者一起來創造,我們叫做互動經濟。這種情況下,原有社會的工業經濟改變了,創業利潤的模式也改變了,由以往企業創造價值,進化到企業與消費者共同創造價值的共享模式之中。
想發到上述目的,主要是通過個性化定制的生產模式來完成。個性化定制這句話挺好理解,但是實現起來非常難。因為生產主體改變生產方式的問題,導致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要不斷細化,而且是社會性的大改變,不是哪一家企業自己就能完成的。
為什么馬云說電商會消失?
因為生產力發展到現在,已經具備了生產環節細化的初級基礎。但是要推動這個生產方式大發展,必須找到一個推動力。這個動力源主要在消費這面,當消費變相等于生產之后,電商的存在意義是什么?
正是由于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必然推動生產方式要自我變革,所以,很多傳統企業不轉型,就將會被淘汰。
而且這些,靠現在的電商是做不到的,于是,電商只有向下發展,才能符合上述的消費價值再創造的需求,于是新零售概念誕生了。
?????
體驗經濟和傳統經濟是兩種思維。以前是以企業為中心的創造價值的觀念,必須轉變為和消費者共同創造。
所以,新零售的核心不是以商品為核心,而是以“內容”為核心。重構得起點是“消費”,重構的終點也是“消費”。這個過程要“互動”,能夠被識別和服務,這要求企業必須走向數據化。
如果我們把新零售理解為就是線上線下的互動和融合,顯然過于簡單。如何與消費者進行交互和服務是真正的根本。所以你要把很多都要考慮進去。1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便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其中特別提到“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為“新零售”模式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零售端要在消費者和細分后的生產平臺之間搭建信息橋梁,比如,從前你需要一件衣服,而衣服對應的是單一的生產廠家。現在你需要一個想要的衣服,這個衣服對應的是一系列生產廠家,這些廠家包括生產領子、扣子、袖子、染色、整體縫制等等。最終實現社會資源大融合。
葡萄酒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不向有些商品容易進行定制。例如品種、工藝技術等環節是很難定制化的,而且定制的目的也不明顯。
葡萄酒未來的定制更多的是“服務定制”。如今,葡萄酒專賣店的開設者,必須要讓你的店“動起來”,進行業務模式的切割和落地。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園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