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一種新興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車”——繼共享單車在一些城市風靡以后,也紛紛亮相于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杭州等十余個大中城市。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下單租用共享汽車,隨叫隨走,而租車費用卻比城市出租車的運價還便宜。
汽車分時租賃在歐美已經有十多年的應用,這種共享經濟模式最早起源于瑞士,后來德國、意大利、荷蘭、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各國陸續風靡起來。
國內有專家認為,隨著國家“互聯網+”發展戰略的施行,在城市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碳排放的發展訴求下,國內基于信息技術的汽車共享行業發展正當其時,市場潛力巨大。
但也有網民吐槽,體驗初期存在車輛覆蓋率低、停車網點太少等痛點;而隨著共享汽車的推進,勢必對城市管理提出更高的挑戰。
共享資源 出行便捷
繼“共享單車”后,“共享汽車”卷起了一陣旋風。有網民表示,“共享汽車”好處不言自明,不僅給城市民眾帶來用車便捷,還滿足了“無車族”的用車需求,大受歡迎乃情理之中。
網民“張漲”表示,“共享汽車”的“隨租隨還”對用戶來說很省事,下單開車、停車走人都可以在手機上一鍵完成,費用也不高,而且不用考慮限行問題。網民“丫丫韻”稱,“家里已購置一輛汽車,但因限號及工作原因,一直‘青睞’9.9元每小時的分時段租賃汽車。”
網民“關育兵”也表示,在城市車輛限行、車牌限購的大背景下,民眾買車、養車的成本高,城市停車難等問題制約了一部分人的買車欲望,“共享汽車”的出現,滿足了“無車族”的用車需求。
還有網民表示,“共享汽車”通過共享的方式充分利用時空資源,讓汽車的使用效率提升。此外,通過電動車對汽油車的替代,有效減少環境污染。
APP注冊 就近取車
在北京,有記者下載“Gofun出行”手機APP,上傳身份證、駕駛證照片,繳納押金699元。不到5分鐘,就獲得一個賬號。登錄賬號,在距離最近的菜市口地鐵站附近選擇一輛奇瑞EQ新能源車下單,收費是每公里1元加上每分鐘0.1元。開車行駛了9公里,用時66分鐘,費用總計15.6元,遠遠低于北京市2.3元每公里的出租車運價。
西部城市重慶和成都,也是“共享汽車”的熱門投放區域。戴姆勒智能交通服務集團旗下的“即行car2go”押金只要99元。“car2go取車停車并不需要到指定地點,凡是不違規的地方都可以停。”重慶市民、90后小伙子黃偉說。
“共享汽車”提供保險服務
與“共享單車”不同,開車上路就有可能發生事故,更何況是這種面向不確定的社會大眾提供的駕車出行服務。記者發現,除了在使用前需要驗證消費者的身份證、駕照等信息外,不少平臺還推出了保險服務。
比如,Gofun在確認用車之前,需要選擇是否購買價值10元的不計免賠服務。“即行car2go”也投保了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綜合商業保險。
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停車和違章費用,則需要用戶承擔。此外,為避免出現人為鎖車、毀車、圈車收費等不文明用車行為,各大平臺都在相關條款中做了規定,并明確了用戶需承擔的相關費用及法律責任。
“押金也是一種管理方式,提醒用戶對消費行為負責。”“Gofun出行”首席運營官譚奕說。
管理以扶持為主 但需設立規范
“共享汽車”的發展在國內尚處于萌芽和起步階段,行業本身猶待不斷探索和完善。特別是在“網約車”“共享單車”市場出現了一些亂象、引發爭議的背景下,“共享汽車”該如何吸取前車之鑒?
有網民表示,迫不及待推行“共享汽車”,勢必會給城市管理再“添堵”。“共享單車”至今未解決的“違規停放、過度占用公共空間、信用體系欠缺”等問題,在“共享汽車”領域照樣存在。
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海波認為,與“共享單車”不同的是,汽車占用的城市空間和道路資源是比較多的。城市管理者應該積極關注,研究是否需要控制規模、設立市場準入規范、定義車輛性質以及規范安全、保險等問題。
當然,多數專家也認同,對新生事物,城市管理者應在底線思維下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對“共享汽車”行業的發展應以鼓勵扶持為主,否則服務網點少、停車難等障礙會制約行業的健康發展。
此外,有專家指出,“共享汽車”的使用權下放至流動的個體,因此對使用者的素質和社會誠信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議加快實現企業內部信用信息與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銜接,并以此為依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使用者的消費行為。
特別要強調,監管并不是管制,是為了讓共享汽車在有序規則范圍內,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便利,解決城市的交通出行問題,幫助企業更好地獲得收益。這一監管原則,是監管者未來要重視的。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園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