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記者從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2017年北京將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房5萬套、竣工6萬套,新增1.5萬套自住房供地,完成棚戶區改造3.6萬戶;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放寬公租房準入標準,擴大保障范圍。
今年第一批保障房建設涉及77個項目、7萬套房源,其中公租房1.1萬套、棚改安置房4.7萬套、其他安置房0.5萬套、自住房0.7萬套。竣工建設保障房99個項目、9.5萬套房源,其中公租房3萬套、經適房0.9萬套、限價商品房1.7萬套、自住房1.7萬套、定向安置房2.2萬套。
今年北京將繼續加快公租房項目分配入住。一方面,前期組織的3.2萬套分配項目,按照工程進度計劃,加快組織分批選房入住;另一方面,再梳理一批預計明年竣工的項目,提前啟動預分配工作。
2017年,北京市住房保障部門將會同市公安、發展改革、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研究放寬公租房準入標準,擴大保障范圍,讓公租房更多地惠及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三類人群,并結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居住證制度和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變化等情況,實行分類保障,實施差別化租金。
今年北京將加大公租房租金補貼和市場租房補貼實施力度,結合保障家庭收入水平、房屋市場租金水平及財政保障能力等情況,逐步擴大補貼政策的保障范圍,提高補貼標準,增強住房保障家庭的租房能力。
此外,在優先滿足保障家庭需求基礎上,繼續開展“先到先得”、“集體租賃”、“親情配租”和專項配租等工作,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思維,大力推行公租房網絡意向登記和實時配租平臺建設應用,提高分配效率和服務水平。
自住型商品房作為北京獨有的一種房屋類型,北京市堅持每年安排一定供應量,2017年將新增1.5萬套自住房供地,進一步加大對中端需求的支持力度。目前,市規劃國土部門已篩選確定了項目地塊,明確了項目供地時間、節點,以及開工進度。
2017年是北京市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一年,棚戶區改造和環境整治對改善百姓居住環境、疏解非首都功能、助推京津冀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今年北京市計劃完成棚戶區改造3.6萬戶,重點實施望壇地區、南鑼鼓巷地區四條胡同保護整治、三里河地區、豐盛地區等棚戶區改造和環境整治項目128個。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北京市計劃在昌平、房山、大興和順義四區完成4萬套棚改安置房建設,用于對接中心城區的人口疏解安置工作,目前已完成4萬套棚改安置房的集中選址,計劃2017年上半年完成規劃調整。同時,統籌解決好財政轉移支付、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公共優質資源輸出等問題,提高輸出人口享有的公共服務水平,將棚改居民的安居落到實處。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