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的熱風+新能源的熱度,使得全國兩會的汽車代表、委員的高談闊論、一舉一動都格外矚目,還真是百花齊放、百家齊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牽動汽車業的神經。
從2015年總理報告提出“新能源車”到2017年總理報告提出“清潔能源汽車”,絕非一字之差,意義和含義深刻,彰顯我國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發展綠色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新思路。行業專家認為,能稱得上“清潔能源”的不僅是電力,還有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
汽車情報老專家程振彪認為,對于清潔能源汽車的范疇,現今階段可用于汽車的生物燃料主要有乙醇、生物柴油、沼氣之類的燃氣等,屬于廣義的新能源汽車,以此為燃料的汽車稱為清潔替代燃料汽車。乙醇單獨使用或以一定比例加入普通汽油,其使用效果和汽油大致相當,排放量總體上較低。生物柴油總體上比普通柴油清潔,燃燒后產出的有害物質較少。以沼氣為代表的生物燃料用于汽車,其使用效果和天然氣類似。
眾所周知,在經過多輪思辨后,我國汽車界前些年將新能源汽車的主流方向定為純電動汽車,純電動的技術路線,直接跳過中間的弱混、中混等混動汽車。最近,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快人快語,提案增加過渡產品,在全國推廣甲醇汽車。甲醇,由煤、焦爐氣、煤層氣、天然氣、生物質、二氧化碳排放廢氣等多種資源李委員認為,發展甲醇汽車可減少空氣污染程度,可拉動中國已批準的煤化工項目,提高經濟效益。
毋庸諱言,發展電動汽車的技術瓶頸并未突破,一是電池本身的能量密度、低溫運行等問題目前無法解決,二是電動汽車充電時長的特性只適用于短途而無法滿足長途需求,即快充損傷電池,慢充則耗時較長——3-8個小時。續航短、低溫衰減、充電樁少等因素,讓電動車主普遍都有續航焦慮癥。
在攻克電動汽車技術難題的進程中否需要“過渡產品”?過渡產品就一定是甲醇嗎?這還值得商榷! 工信部自2016年11月就表示將深化甲醇汽車試點,建立標準體系,并在3月1日舉行的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座談會上對甲醇汽車的市場化運行模式進行了探討。
業內專家認為,甲醇汽車是諸多替代燃料汽車的一種,但遜色于乙醇和天然氣汽車,甲醇從煤里而來,這仍要耗能,有污染。發展甲醇汽車,問題還是甲醇的來源,若利用天然氣制甲醇就不可取,不如直接發展天然氣汽車;若從煤層取甲醇不如直接制氫,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用煤制甲醇,不如用煤制氫,這些都要通過全生命周期實驗研究,看哪種方式更好。
關于“過渡產品”,全國人大代表、科力遠董事長鐘發平曾連續三年建議大力扶植混合動力車型。就在業內討論“舒服哥”的甲醇汽車可行性時,漢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針對太陽能汽車發展遞交提案,認為太陽能汽車是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創新應用形式,他提出要鼓勵支持太陽能汽車研發應用,這是搶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制高點。
太陽能汽車,也屬于新能源汽車,其驅動汽車的電力來自覆蓋車頂的太陽能電池板。此種車目前還遠未達到實用化,只是作為一種科學試驗的概念車。早在2001年,上海交大舅曾研制出一輛純太陽能(電力)驅動的思源號太陽能汽車,在太陽能下充電4小時,可行駛1小時路程。
關于天然氣汽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總經理潘桂妹在兩年前就建議加大天然氣汽車推廣力度,逐步完善天然氣汽車生產、加氣站建設、天然氣汽車購買補貼、加氣站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支持政策。
從兩位李委員和鐘代表、潘代表的提案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存在較大想象空間,更多元化。無論是既定的純電動也好,還是國家、國際和社會正形成的新共識——氫能源也好,還是兩位李委員提出甲醇汽車、太陽能汽車、天然氣汽車等,從李克強總理的報告可讀出,服從的前提是必須環保、綠色、經濟,而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是獲取和與之匹配的基礎設施、配套問題。以新能源汽車最具戰略意義的突破口——燃料電池汽車的加氫站為例,雖然設置密度不必像純電動汽車充電站那么高,建設起來肯定比充電站要復雜得多,牽涉的面更廣。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幕墻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墻護圍,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屬
焊接下游產業的發展將逐步提升焊接行業的景氣度,以汽車
國內需求低迷,“穩增長”政策見效是投資企穩關鍵。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