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乘聯發布的數據,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1.65萬輛,實現環比增長202%,相比銷量慘淡的1月份,堪稱爆發式增長。然而,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已成趨勢,這個數據與去年年底不能相提并論,大部分車商依然日子難過。不過,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政策逐漸明朗、補貼陸續到位,車企將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
開年遇冷,政策依賴度高企
去年年底,由于新能源騙補事件被挖出,隨之一系列政策的變化使得新能源汽車在2017年開年市場反應冷淡。來自中期協數據顯示,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6889輛和5682輛。
對此,相關專家認為,近幾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多賴于政策驅動,加上地方財政補貼政策未落地,在2017開年出現“冷市”也算正常。
不過,從新能源汽車前兩個月的銷量情況來看,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已成大勢、車企共識,而1月也顯然不是陣痛期的最后一個“冷市”,如何維系新能源汽車老用戶的忠誠度和培育新用戶成為車企的一個新難題。
市場下沉,推“國民”電動車拓市
進入三月,除了“等靠要”政策,新能源車企開始主動做出一些變化。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江淮、長安等車企將相繼推出新車。以北汽新能源為例,日前在南京區域上市的EC180純電動車,除了各級財政補貼,加上北汽新能源的“衛藍計劃”補貼之外,終端售價僅4.98萬元起。
“該車目標受眾為三四線城市消費者,是他們用一年的收入就能買得起的國民電動車,”北汽新能源汽車營銷有限公司華東事業部總經理江峰告訴記者,打造這款車的目的在于將北汽新能源的產品推廣至全國所有城鎮鄉村,并將針對充電、渠道、服務等提供全套出行解決方案。
就產品向下延伸以開拓新用戶的角度來看,比亞迪日前上市的兩款新車——唐100和秦100,與北汽新能源的策略與此不同。事實上,無論是外觀,還是科技配置,該兩款車相對老款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電動未來”計劃卻開始關注用戶,可以說是一個培育用戶的重大新舉措。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至少說明比亞迪一直在進步,此舉證明其在努力試圖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
廣受關注,市場可期
今年全國“兩會”上,新能源汽車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尤其是在環境惡化和能源緊缺日漸嚴重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工業勢在必然。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呼吁,加快在全國推廣甲醇汽車、發展甲醇替代燃料,并表示到2020年,吉利汽車90%的銷售為新能源汽車。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則支招,如果把城市以燃油為主的出租車更換成純電動出租車,能有效拉動純電動汽車銷量不佳的局面,極大激勵新能源汽車廠家的研發熱情,使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熟度大大提前,同時會促進城市相關充電配套設施更加完善。
盡管開年不利,但對于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目標,中汽協仍持樂觀態度,預計2017年銷量在70萬-80萬輛。另據華泰證券,伴隨著2月銷量數據明顯好轉,全年實現40%以上銷量規模增長的概率仍然很高,市場可期。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將主題鎖定在“第四次工業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