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庫克先了解了如何使用ofo客戶端,還試騎了小黃車。
一位摩拜單車的股東很肯定地說,庫克去ofo,與滴滴總裁柳青有關,二人有一定私交,而滴滴又是ofo的投資方。
2016年5月13日,蘋果宣布向滴滴投資10億美元。就在3天后,庫克開啟了他的第八次訪華行程,與柳青一同現身Apple Store北京王府井店,一路有說有笑。
記者從一位共享單車投資人處獨家獲悉,滴滴之所以如此支持ofo,在于ofo經過多輪融資以后,滴滴已經成為ofo最大股東,占股超過30%。這意味著,滴滴在ofo的話語權更強了,同時,ofo的成與敗,滴滴將是最大利息相關方。對此,記者向ofo方面求證,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應。
記者還從另一位投資人華聲(化名)處獨家獲悉,ofo最大的競爭對手摩拜單車在經過多輪融資以后,公司管理層股權已經被稀釋了很多,目前騰訊已經成了第一大機構股東,占股超過10%之間,而摩拜A輪投資方愉悅資本成了第二大機構股東。據悉,摩拜在2017年初完成的2億美元D輪融資中,領投方騰訊投資超過1億美元。
基于兩家公司的股東持股情況,上述投資人華聲表示:“滴滴和騰訊的態度,將決定ofo和摩拜的最終走向,而考慮到騰訊本身也是滴滴的重要股東,因此兩家合并的可能性很大。”
但基于騰訊近幾年的投資風格,主要以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為主,不會輕易替所投公司管理層做決策,因此走向如何最終仍取決于公司管理層自己。
Ofo與摩拜是否合并,中國互聯網行業最近兩年已出現多個參考樣本。2015年,中國互聯網曾經經歷了一波合并大潮,曾經互相視對方為死敵、有你無我的滴滴與快的、58與趕集、美團與大眾點評、攜程與去哪兒,百合網與世紀佳緣這五對“生死冤家”,最終都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合并。
不過,參考上述案例,ofo也有不合并的理由,即便這五對已合并的“冤家,其合并后成立的新公司,并非全都一帆風順。
攜程與去哪兒合并至今,攜程的股價漲幅達超30%,達到了預期目標;58與趕集合并后,58在短期股價暴漲,但最近一年反而出現了一定的跌幅;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后成立的新美大,目前仍在探索盈利路徑,外賣業務仍在燒錢;滴滴與快的合并以后,又半路殺出個Uber,最后不得不再次合并,盈利也尚需時日。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合并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此前燒錢大戰最為猛烈的當屬滴滴與快的,他們之所以能夠持續燒錢,在于背后各自有騰訊和阿里為力推移動支付的互不相讓。但到了ofo和摩拜,雙方背后最重要的股東分別是滴滴和騰訊,二者之間本身就有股權關系,沒有爭到你死我活的必要。
至于最終會合并,摩拜和ofo的相關利益方說法不一。
ofo投資人、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在接受《創業邦》雜志采訪時說:“ofo和摩拜不太可能合并,因為產品、基因和運營模式都有很大的差別,合并的成本太高。至于什么時候結束戰斗,就要看對方股東的決心。”
摩拜投資人、祥峰資本合伙人徐穎在某會議上說:“ofo和摩拜是否會合并,現在不好說,各種可能都會出現。”
一位要求匿名的摩拜投資人對騰訊科技表示:“最終兩家是否合并很難說。但如果從純理性的角度分析,還是應該合并,因為共享單車與滴滴持續燒錢不一樣的是,兩家公司一旦合并就很容易盈利,即便是有新的競爭對手加入,這兩家公司本身有的品牌知名度、資金實力和股東實力,跟誰燒錢都不怕。”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在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的今天,O2O絕對算得上電商領域的O
2016年度全球共有291家中企上市,合計總融資3125.0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