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限遷”一直都是阻礙二手車全國流通的絆腳石,各地方不一的二手車遷入準則同樣阻礙著二手車電商的發展,3月21日,商務部官網掛出了一封《關于請提供取消二手車限制遷入政策落實情況的函》,商務部與環保部、公安部聯手,再度提出各地應加快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事實上,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多次就取消二手車限制遷入問題公開,然而政策松綁過程卻歷經坎坷、執行不暢。
什么是二手車限遷?
一般情況下,北京、上海等地,經濟發達、車型多,更新換代快,流出的二手車,本應可以在其他地區繼續交易,但事實上,它們卻被各種限制條件,被幾百個城市拒之門外。
二手車限遷最開始是在北京先實行的,2008年,北京以治理環境為由,對外地遷入二手車輛設置了嚴格的環保門檻,此后,各地紛紛效仿,然而各地標準不一,排放標準限在哪一級的都有,有的甚至排放標準四級、五級都不行,甚至有的還限制年限。
舉個例子,一個消費者在廣東于2010年買了一輛車,由于工作需要來山東,想把車轉到山東,然而當地對二手車遷入的政策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標準,第一個是行駛證上這個車的注冊年限要在5年之內,第二尾氣實際檢測要達到國四級以上的排放。所以因為年限超過5年,不能在山東落戶,如果想開,要么把車在廣東賣掉在山東重新買一輛,要么就是暫時在山東開著掛著外地牌照的車,每年還需要回廣東年檢。
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數據,2016年初,我國竟然有約95%的地級市,對二手車交易實施限遷政策,其中,執行國Ⅴ排放標準的城市達18個,執行國Ⅳ排放標準的城市多達230個。
這意味著,很多本來符合國家標準的二手車,卻無法在市場上正常流通。
三部委聯合發聲 決心根除二手車限遷
實際上,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多次就取消二手車限制遷入問題公開表態,雖然國家從2016年開始明確要求各地取消限遷政策,但一系列政策的落實情況卻打了折扣,大部分限遷城市仍按兵不動,實際解禁的城市寥寥無幾,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落地也成了行業內公認的老大難問題。
而本次商務部與環保部、公安部聯手發出的函件,力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按照函件的要求,除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國家明確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以及國家要求淘汰的黃標車以外,不得對環保檢驗合格的車輛設定限制遷入措施。
各地要在今年4月14號之前,將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上報。對進展緩慢的地區,三部委將提請國務院適時開展實地督查。
這次商務部等幾部門聯合重新明確取消限遷二手車的標準,特別在幾個敏感可以“做手腳和文字游戲”的地方進行了再次說明和標準化,比如黃標車的界定標準等等,杜絕了各地方“陽奉陰違”的可能。
期限是4月14日,后續措施為取消政策推進緩慢的,提請國務院開展適實督察。且看這一次,各地標準不一的限遷令,能否真的取消?
各地嚴防二手車 到底動了誰的蛋糕?
簡單來說,取消限入對于當地政府短期稅收和各種政績并沒有直接提升,大部分地方政策并不愿意做這個“費力不出彩”的利民政策,說到底,還是地方的自身利益之上原則,大部分應該放開的地方省市往往都是觀望他人,或者說明修”取消“棧道,暗渡”限遷“陳倉。
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副總裁王曉宇:西南這邊其實受影響會比較大,地方政府對稅收的擔心,第二沖擊它自己本地這個新車,或者是二手車交易。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李洋認為,地方政府執行政策沒有積極性,更多是受到稅收政策的影響。相對于二手車,新車的消費稅、購置稅、增值稅、車船稅等等,都是地方政府一筆可觀的財政收入。“二手車本身交易環節稅費很低,一個車殘值大部分都歸了原任車主,這中間的稅很少。但賣一輛新車購置稅是國稅,關鍵他的主機廠是在當地。地稅要留在當地。”
另外,根據2016年中國新車產銷量數據分析,40%的交易量來自于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大多數銷售價格都在20萬元以內,而目前中國二手車交易中超過85%的車輛也屬于這個價格空間,還有一些城市主要是發展自己的“低速電動”通過各種手段獲得大量“補貼”而實際這些車輛的消費人群也是初級二手車消費人群,大家都在搶消費者,所以“卡住”外地二手車進來就是重要環節了。
沖擊當地新車?恐怕恰恰相反
從短期利益來看,二手車在當地的交易并不能為稅收做出貢獻,但從整體市場流動來看,反而會刺激新車的銷售,加速老舊車淘汰率,進而加速汽車市場的新舊循環。
取消二手車限遷大量的豐富了當地汽車消費的底層資源,更好的為老百姓提供了汽車消費的多樣化選擇,一線城市性價比好的二手車逐步通過層次消費進入到各個城市,通過經濟杠桿逐步淘汰老舊車。
在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會秘書長朱孔源看來,二手車流通并不會影響新車銷售,反而會完善充實我國整個汽車市場,二手車是很重要的市場組成部分,消費者也是分層級的,在不同的階段可能需要不同,二手車和新車這兩塊市場的消費者并不產生更多的交叉和重疊,二手車銷售不會對新車沖擊,反而是會活躍和補充汽車消費市場。
據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每年將至少有3000萬輛二手車完成流通,按照每輛5萬元計算,交易金額將達1.5萬億元,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會秘書長朱孔源認為,目前國內進入了集中換車的時間段。
打開限遷有助于消費者出售舊車、換購新車,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如果限制二手車業務的拓展,相當于限制了二手車的供求關系,二手車的價格受到抑制。消費者因為價格的差異可能就不會出售,延緩了消費者的置換需求,可能進而就會影響新車市場的銷售。”
若政策實施徹底 對二手車電商影響幾何?
此前,二手車限遷政策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二手車市場的發展。
隨著二手車電商的火熱,諸多二手車電商項目紛紛獲得巨額融資,一片爆發在望的態勢,2015年,行業還出臺了二手車市場銷售將達1000萬輛的預期,然而,最終只有941.71萬輛,業內諸多評論將此結果歸結于異地限遷政策。
在某二手車經銷商看來,“限遷基本上就把流通主渠道卡死了,二手車流通量不僅沒有增加,還降低15%以上,這和我們國家前幾年汽車市場高速發展,大部分車應當進入置換周期這個確實不符。”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李洋仍認為,釜底抽薪的辦法在于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二手車注冊平臺,把車輛的轉籍和落戶登記環節,徹底從當地政府職能中剝離出來,變成一個全國的注冊平臺,車輛信息整個由公安部交管局統一協調,也就是說,車上得了牌上不了牌,不由當地說了算,而是執行全國標準。
因此,取消限遷政策,除了直觀上擴展二手車的流通,打破異地交易障礙,還將進一步反作用于二手車電商的發展,進一步實現“互聯網+二手車”的拓展,新政將加速傳統二手車車商的互聯網轉型,而二手車電商企業也將迎來新的市場機遇,又一輪二手車電商競逐或將激烈展開。
筆者以為,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則下,GDP數值上的發展和稅收資金的積累固然重要,但這不能成為蒙蔽認知和阻礙利民政策實施的理由,在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二手車的正循環流通是整個汽車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切不能因一己私欲得此失彼,撿了芝麻丟西瓜。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光電傳感器是采用光電元件作為檢測元件的傳感器。它首先
近年來,中國經濟運行面臨著國際環境持續惡化和國內改革
2016年,中國高純生鐵行業產能400萬噸,高純生鐵產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