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者何?高校或科研機構授予個人的證書,以資證明持有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在某學科領域的學術水平,即學士、碩士、博士。絕大多數人看到學位,會如此認知。
然而,近年來卻出現“小學學位”一詞,特別是在大城市比較流行,還常常被略稱為“學位”。此學位主要指小學可以容納學生的數量,或者單指“可以就學的位置”。
顯然,兩個“學位”的含義大相徑庭,甚至風馬牛不相及。由于后者的流行,極易混淆人們的視聽。
語言的變化折射社會萬象及其進步。我國在民國時雖然有關于學位的規定,但是種種原因導致并沒有真正執行。新中國改革開放后,才有了學位制度,1982年,我國產生第一批博士。教育強,則國家強。學位制度的實施,培養了大批高質量人才,為國家興盛、民族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位的背后是社會的進步。
小學學位這一詞語的“火”,很大程度上表明家長、社會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重視教育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讓孩子進入好學校,對孩子盡責,為父母者,人同此心。小學、初中階段的教育,屬于義務教育,是政府對社會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既然家長渴望好學校,那么,為適齡孩子提供相對優質均衡的小學和初中,就是政府特別是縣一級政府責無旁貸的義務。社會在進步,政府的“肩上”在加壓。
語言使用大概有個約定俗成的過程。高等教育的學位已被社會廣泛接受;小學學位也漸漸被大家所熟知。那么,該怎樣對其二進行適當區分?前者運用較久,應該繼續沿用;后者可否完善為“小學生就學的學位”,或者變換成其他詞語,筆者拋磚引玉,愿大家思考。
原標題:此學位,非彼學位(行與思)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智慧體育產業是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體育技術及高智力技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