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中國分享出行創業公司ofo本周宣布,估值已超過20億美元。ofo現年26歲的CEO戴威在與CNBC財經電視臺的對話中公布了這一數據。這比一個多月前媒體報道的數字上升了約一倍。
對于成立剛剛約兩年的公司來說,這樣的估值數字已經不低。ofo創始團隊最初的資金為15萬元人民幣的個人存款。不過,戴威個人并不在意ofo的估值。對他來說,重要的是ofo能夠為用戶做什么。
他表示:“當成立一家公司時,你需要去解決問題,向用戶提供服務。我們必須探索,需要解決什么樣的主要問題。這比估值重要得多。”
目前,在中國的50多座城市,ofo已經投放了超過300萬輛小黃車,而該公司的足跡已來到了倫敦和新加坡。戴威表示,到今年底,ofo的目標是覆蓋20個國家,包括日本、西班牙、法國、德國和菲律賓。
他表示:“我們認為,‘自行車’是一種全球語言。”他指出,全球大部分人口都會騎自行車。
ofo的快速崛起證明了中國市場共享單車的火爆。目前,中國各大城市的街頭都遍布著不同公司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隨著更多公司嘗試幫助城市居民解決出行難題,最重要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些公司能否盈利?何時才能盈利?在每次騎行價格只有幾毛錢的情況下,這些公司未來有何計劃?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保羅·吉利斯(Paul Gillis)表示:“商業模式有些神秘。這是極度資本密集型的業務,而他們還需要維護這些自行車。由于價格很低,我不知道,他們目前要如何才能獲得正向的現金流。”
對ofo這樣的公司來說,另一大風險在于,如果用戶對公司失去信心,大規模取回押金,那么情況將會如何。
不過,重量級投資者仍在繼續投資這一行業。ofo有多家重磅投資方,包括曾經投資Facebook和Twitter的DST Global,以及中國的分享出行公司滴滴。
很容易理解,為何用戶能接受中國這種共享單車的概念。共享單車非常方便,用戶可以將單車隨處停放。此外,在交通擁堵的中國大城市,這也是一種滿足出行需求的綠色方式。用戶也不必擔心單車的維護或被盜。
ofo的成功吸引了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的關注。在近期前往北京時,庫克造訪了ofo辦公室。當時,ofo成為了蘋果中國應用商店中最火爆的自行車應用,一天下載量超過50萬。
不過,這樣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另一方面問題:共享單車正在污染公共道路,損壞的自行車被隨意丟棄在路旁。
這些問題都沒有令戴威感到困擾。他認為,共享單車行業可以與政府部門合作,解決這些問題。
與競爭對手類似,ofo正在將共享單車投放至需求較高的地區,某些時候是直接將單車運輸到新地點,而某些時候則是通過獎勵,促使用戶騎行,或是將單車停放至特定位置。
如果ofo的發展如戴威設想的一樣,那么未來5年后城市居民將不再需要購買自行車。他表示,“在世界上每座城市的每個角落,你都可以找到ofo的自行車,幫你前往最近的飯店、最近的超市、地鐵站,或者只是在你的城市里騎車兜風。”
正如該公司的口號所說:“隨時隨地有車騎。”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面臨的機遇以
《2017-2022年版物流園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1
《2017-2022年版物流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