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發現了面積約170000平方米的工業污水滲坑:廢水呈銹紅色、酸性,已嚴重危及地方生態。環保部已會同河北省政府組成聯合調查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工業污染欠債多:除了已報道的大城縣的170000平方米工業污水滲坑外,民間環保組織“兩江環保”還在廊坊大城縣以及天津靜海區先后發現兩處面積分別為30000和150000平方米的工業污水滲坑,其中天津的滲坑廢水PH值約為1。假設污水水深5米,地下污染土壤深度5米,則三個項目工業污水總量為175萬噸,污染土方量為175萬方,假設噸水處理成本為10元(不含運費),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成本為1000元/方,則污水處理費用為1750萬元,土壤及地下水修復費用為17.5億元。這些強污染的工業廢水滲坑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過去多年的較無序的工業開發和之前環保監管的相對缺失。在強監管和補舊賬的大環境下,工業污水和工業固廢(危廢)處理處置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同時土壤修復和地下水治理的需求也將會快速釋放。
水環境綜合治理市場空間大:過去的污水處理更多地側重于工業末端治理,隨著PPP模式在市政環保領域的大量應用,圍繞環境質量提升的環保需求正在釋放,以流域水治理為代表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市場正在快速興起。每年全國的水環境治理的訂單規模已達數千億,同時由于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通常是包含了截污、治污和生態修復等多維度的系統工程,龍頭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在快速提升。
京津冀地區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環保治理高峰:廊坊170000平方米的工業廢水滲坑位于環雄安區域,而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高標準的新區環境建設將融入到整個城市城市規劃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而未來雄安新區的環境建設將極大帶動環雄安區域以及整個京津冀地區的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除了傳統的大氣治理,固廢處理,市場化的環衛體系的建立,以及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都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上海飯店業的發展較為緩慢,截止19
LED照明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LED照明行業的國內外發展
蛋撻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