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從投資界火到學術界。學術領域,國際頂級科學雜志Nature近期連續發了多篇有關人工智能完勝多個學科醫生的文章。有關未來人工智能給醫生當助理,還是醫生要成為AI助理也成為討論的熱點。
可見,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速度已遠超人類想象,醫療和科技的結合領域更是備受關注。
醫療細分領域 AI將實現全覆蓋
從美國的IBM、IntuitiveSurgical及中國的邁瑞發展來看,醫療人工智能在各細分領域都有獨角獸。著名的醫療人工智能腫瘤領域專家IBM Watson,就以腫瘤為重心,在慢病管理、精準醫療、體外檢測等九大醫療領域中實現突破,逐步實現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型工具的價值。
Nature自然雜志近期發表的多篇AI相關的論文中顯示,無論是兒童自閉癥早期診斷、還是肺癌、皮膚癌的診斷上,AI已經完勝醫生。細分到宮頸癌篩查、產科超聲和胎心監護等領域,AI也將大大提高診斷的準確率。盡管從目前的應用來看,人工智能應用比較好的領域是皮膚科、病理科和影像科。
AI實現醫療領域全覆蓋已不只是夢想。2017年1月9日,據FDA官網顯示,其首次批準了一款心臟核磁共振影像AI分析的軟件CardioDL。
醫療AI領先企業初步勾勒全景圖
據媒體報道,寬帶資本合伙人劉唯曾表示,目前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投資在近兩三年有了快速增長,2015年全年國內整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超過兩百家,投資金額已達10億美金級別;華創資本創始合伙人熊偉銘說,2016年整個人工智能行業獲得了50億美元投資,2300個投資人參與了1700家公司的募資。
運用AI在醫療行業布局的企業除了集中在虛擬助理、醫療大數據、醫學影像、智能語音、健身生物技術、健康生活方式管理、醫療搜索、癌癥早篩、人工智能芯片等領域,在藥物研發、新性疾病的發現與控制、精神健康、情緒識別等領域都有應用。
虛擬助理領域代表企業有阿里云、科大訊飛、萬物語聯;醫療大數據代表企業有奇云諾德、醫渡云、康安途;醫學影像代表企業有百度、阿里云、科大訊飛;健康生物技術代表企業有碳云智能;智能語音有科大訊飛、云知聲、中科匯能;癌癥早篩代表企業有求云診。
這些代表企業不僅探索并勾勒出醫療AI的全景圖,還為沒有進入這片藍海卻打算有所布局的企業提供了經驗。
據4月11日動脈網發布的《中國醫療人工智能產業數據圖譜:55家醫療人工智能企業完全掃描》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就有3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獲得融資,醫療健康領域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表現尤為突出,關注度和融資量最高。
55家企業中,獲得融資的有24家,不包含上市公司,醫療人工智能創業企業共融資22.355億人民幣,未透露的有26家,參與醫療人工智能投資的機構和企業一共有59家。從融資輪次來看,大部分醫療人工智能企業都處在A輪以前。融資最多是碳云智能A輪10億人民幣。
人工智能直戳醫療痛點
人工智能技術之所以能夠應用到醫療領域,就是因為醫院有三個明顯的痛點:效率、安全和數據。
據調查,中國50%住院醫生每天花在寫病歷的時間約為4個小時。尤其是放射科的醫生,每天閱片、報告工作量非常大,看片子需要在2個屏幕間來回切換,并進行報告記錄,因而提高效率成為醫生迫切的要求。加上每年發表在全球高級期刊的醫學文獻量數以萬計,一個醫生如果想全面學習將無法實現,而這方面,恰是人工智能的強項。
據動脈網報道,從影像方面的誤診人數來看,美國每年的誤診人數達到了1200萬,而中國因為人口基數龐大,達到了驚人的5700萬/年,這些誤診主要發生在基層醫療機構。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將很大程度上降低誤診率。
需要提醒的是,中國普遍存在過度醫療的現象,產生的數據有的并不能反應真實情況,而人工智能對數據的要求又很高。有專家表示,干凈的數據很重要,必須經過嚴格篩選。
盡管每個醫生對人工智能的接受度有所不同,但大多數醫生還是非常期待AI對醫療的顛覆性改變。協和系醫生集團主任朱穎認為,50%單一識別性科室可能會被替代。比如心電圖,CT,X光,超聲等。隨著科技的發展,數據在逐步完善之后,人腦在數據處理上還是沒有機器強,所以這部分的科室是首先被替代的。
據財新報道,每天有7700人的生命被癌癥虢奪。癌癥,是中國城市居民的頭號殺手,在農村居民死因中也位居第二。2017年2月14日,中國政府明確承諾,總體癌癥的五年生存率要從30.9%,到2020年提高5%,至2025年提高10%。
為實現這一雄偉目標,人工智能體系可能成為重要手段。雖然它不是萬能的,但它的超能力一定會對醫療健康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生態板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
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上海飯店業的發展較為緩慢,截止19
LED照明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LED照明行業的國內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