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6年,樂視體育的經歷正如賈躍亭所概括的那樣,一半是升騰的火焰,一半是冰冷的海水。從“蒙眼狂奔”27億元拿下中超版權、高調完成80億元B輪融資,再到資金鏈危機、高管離職、接連失去亞足聯賽事和中超版權……沒有哪家體育公司,在一年的時間里經歷過如此的大起大落。通過“燒錢”擴張,后來者樂視體育用“時間換空間”,迅速做大規模,成立不到3年就一舉成為體育產業龍頭公司。然而,當繁華褪去后,版權成本壓力過大、粗放式成長的隱患,開始一個個逐漸顯現。
風暴過后,再復盤樂視體育的得失,或許能更加客觀理性。近日,記者實地探訪樂視體育總部,并采訪多位內部人士、投資機構和業內專家,欲揭開樂視體育這場“蒙眼狂奔”背后的打法和秘密。
失去80億融資和亞冠中超版權的樂視體育還剩下什么?
激進版權戰略背上財務負擔
對于一家體育媒體公司來說,沒有什么比版權更能稱得上生存的基本。一個最直接的例子或許是,耕耘了英超多年的新英體育,去年擬在港股沖擊IPO。而蘇寧出手以50億元奪走英超版權后,新英體育借殼上市進程終止。另一個例子就是樂視體育,憑借著豐富的賽事版權資源,2015年和2016年,樂視體育先后完成了兩輪金額分別為8億元、80億元的融資,公司估值從30億元飆升至215億元,成立不到3年就從新入局者一躍成為行業龍頭。和傳統視頻網站類似,用獨家內容吸引用戶,再通過廣告和流量變現,是體育媒體平臺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假如失去了內容和流量,就失去了布局的根基。當時,大概沒有人會想到,在完成B輪融資不到半年后,樂視體育會在如此短時間內遇到今天的情況。
“之前沒有人會想走,因為樂視就是最好的平臺。”一位已離職的樂視體育員工回憶說,回溯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都處于急速擴張狀態。當時簽下版權的速度要以天計算,“一年的時間,公司完成了250個項目以上的簽約,管版權的副總余航基本每天都在簽合同”。憑借高速的版權戰略,樂視體育得以迅速建立起龐大的版權壁壘,并在資本市場上獲得青睞。記者獲取的一份樂視體育B輪融資文件顯示:“公司擁有全球種類最全、數量最多的體育賽事版權資源,涵蓋了17類運動、191種項目、135個獨家賽事版權。目前日均VV(訪客訪問次數)達到約1535萬,日均UV(獨立訪客量)達到約626萬……”此前,在體育媒體平臺這個領域,新浪、PPTV、騰訊等早已經營多年。作為市場的后來者,樂視體育如果希望建立競爭門檻,確實需要在版權購買上下更大的功夫。版權還有利于資本市場,多位業內人士都認為,以27億元拿下中超版權,對樂視B輪融資的規模有決定性影響。
更龐大的意圖在于,看似不計成本的版權投入,背后是樂視體育更深層的布局邏輯。一位體育行業觀察者曾指出:“先在全部的體育賽事范圍內廣泛撒網,一旦讓用戶養成在樂視收看的習慣,并進入其已經布局好的產業鏈,那再想離開很難了。”“試想一下,你可以在樂視超級電視或手機上看個比賽、在樂視APP上吐個槽,騎著樂視自行車去樂視生態中心五棵松球館看球……一旦壟斷形成,你很難逃離樂視的生態。”該人士如此描述樂視體育的雄心壯志。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冰箱能效將大幅升級,而消費者則直接從中受益。《家用電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生態板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
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上海飯店業的發展較為緩慢,截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