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參加中歐國際商學院2017全球論壇香港站,發表了一番關于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演說。李東生具備這樣的資格,TCL集團的營業收入中,有46%來自海外。
在采訪過程中,因為行程匆忙,李東生數次催促記者加快提問,席間卻忽然暫停了采訪,從口袋里摸出自己的TCL手機打開一幅梵高的《向日葵》,說:“這是昨天跟朋友吃飯時照的,餐廳里的一幅向日葵,朋友用iPhone怎么照都比不上我這個。”
李東生希望借此說明TCL集團國際化的成功。他說,如果沒有跨國并購,TCL的手機業務可能就不存在了。“2003年的時候,我們是拿到了手機經營牌照的12個企業之一,另外11個都已經死掉了,只有我們還活著。”李東生告訴經濟觀察報。
海外并購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美的收購德國庫卡與東芝家電、海爾收購通用家電業務,以及全球并購不斷的海航集團,都是最為鮮活的案例。
中國加入WTO已經15周年。李東生說,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近二十年,特別是加入WTO后的15年,國際化進程正在加速,從產業競爭力來講,中國企業做到了從模仿到創新再到局部領先。“像彩電、手機,中國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都是其他國家難以相比的,中國企業成長的過程也伴隨著日本消費電子產業衰落的過程,”李東生在演講中說,“我們在一些關鍵技術的創新和競爭力領先,如電訊設備、高鐵。高鐵中國是獨創的,在全球是領先的。而電信技術設備,中國企業已經把歐美老牌企業干掉了,剩下一個思科,其它全死了。像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等公司,以前在市場叱咤風云,但是今天基本上看不到了。”
但是關于TCL國際化的成敗,外界仍有爭議。支持者說TCL是先驅,反對者說TCL是先烈——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TCL并購阿爾卡特與湯姆遜后出現了巨額虧損、管理不到位、技術判斷失誤、對地方法律陌生等諸多問題。
但李東生堅信TCL的國際化是成功的:“前期我們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國際化為我們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去年TCL成為全球彩電的第三大廠商,前兩大廠商都是韓國企業,我們把所有日本企業都干倒了。”
TCL集團的國際化仍在繼續。近期,李東生要去以色列,TCL集團將在以色列投資智能化、互聯網應用、大數據、新材料四大領域的企業。李東生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他從200多個項目中挑選了十來個,近期將去以色列對這十來個標的公司進行考察,確定投資對象。
同時,TCL在美國正在進行一項3億美元的投資案,但至今仍未獲得美國政府批準。李東生說,美國正在回到貿易保護主義的路上。
訪談
問:TCL集團在以色列會收購哪方面的資產?
李東生:就是和我們產業相關的,智能化、互聯網應用、大數據、新材料,這四大類已經有十多個項目,這十多個項目是我們篩選出來的,我們看過應該有200多個項目。我這回去以色列就會和這十多個項目的標的公司做溝通,我希望這次我們能夠確定投資的對象。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