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4日從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獲悉,“WannaCry”病毒屬于蠕蟲式勒索軟件,通過利用編號為MS17-010的Windows漏洞(被稱為“永恒之藍”)主動傳播感染受害者。
截至14日10時30分,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已監測到約242.3萬個IP地址遭受“永恒之藍”漏洞攻擊;被該勒索軟件感染的IP地址數量近3.5萬個,其中中國境內IP約1.8萬個。
“被該勒索軟件入侵后,用戶主機系統內的照片、圖片、文檔、壓縮包、音頻、視頻、可執行程序等幾乎所有類型的文件都將被加密,加密文件的后綴名被統一修改為‘.WNCRY’,并會在桌面彈出勒索對話框,要求受害者支付價值數百美元的比特幣到攻擊者的比特幣錢包,且贖金金額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博士、工程師韓志輝表示,目前,安全業界暫未能有效破除該勒索軟件的惡意加密行為,用戶主機一旦被勒索軟件滲透,只能通過專殺工具或重裝操作系統的方式來清除勒索軟件,但用戶重要數據文件不能完全恢復。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博士、高級工程師高勝表示,該勒索軟件對于企業局域網或內網的主機系統破壞性尤其嚴重。“由于大量內網主機沒有及時更新補丁或使用XP系統,因此一旦有一臺主機被感染,將造成網內大規模擴散。”高勝說,我們已接到或看到了多個社會重要信息系統受攻擊癱瘓的情況。
據了解,目前,國內多家安全機構與企業正在密切關注與監測該病毒的發展與傳播情況。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建議廣大用戶及時更新Windows已發布的安全補丁,在網絡邊界、內部網絡區域、主機資產、數據備份方面關閉445、135、137、139等端口(可以認為是計算機與外界通訊的出口)的外部網絡訪問權限,加強這些端口的內部網絡區域訪問審計,及時發現非授權行為或潛在的攻擊行為;安裝并及時更新殺毒軟件;不要輕易打開來源不明的電子郵件;并定期在不同的存儲介質上備份信息系統業務和個人數據。
防范:如何避免電腦中毒?
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表示,目前,安全業界暫未能有效破除該勒索軟的惡意加密行為,用戶主機一旦被勒索軟件滲透,只能通過重裝操作系統的方式來解除勒索行為,但用戶重要數據文件不能直接恢復。
在防范上,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反病毒實驗室負責人、騰訊電腦管家安全技術專家馬勁松指出,一是,臨時關閉端口。Windows用戶可以使用防火墻過濾個人電腦,并且臨時關閉135、137、445端口3389遠程登錄(如果不想關閉3389遠程登錄,至少也是關閉智能卡登錄功能),并注意更新安全產品進行防御,盡量降低電腦受攻擊的風險。
Windows用戶可以使用防火墻過濾個人電腦,并且臨時關閉135、137、445端口3389遠程登錄
二是,及時更新 Windows已發布的安全補丁。在3月MS17-010漏洞剛被爆出的時候,微軟已經針對Win7、Win10等系統在內提供了安全更新;此次事件爆發后,微軟也迅速對此前尚未提供官方支持的Windows XP等系統發布了特別補丁。
三是,利用“勒索病毒免疫工具”進行修復。用戶通過其他電腦下載騰訊電腦管家“勒索病毒免疫工具”離線版,并將文件拷貝至安全、無毒的U盤;再將指定電腦在關閉Wi-Fi,拔掉網線,斷網狀態下開機,并盡快備份重要文件;然后通過U盤使用“勒索病毒免疫工具”離線版,進行一鍵修復漏洞;聯網即可正常使用電腦。
騰訊電腦管家針對于勒索病毒推出“勒索病毒免疫工具”
四是,備份。重要的資料一定要備份,謹防資料丟失。
解析:高校為何成勒索病毒重災區
馬勁松指出,各大高校通常接入的網絡是為教育、科研和國際學術交流服務的教育科研網,此骨干網出于學術目的,大多沒有對445端口做防范處理,這是導致這次高校成為重災區的原因之一。
此外,如果用戶電腦開啟防火墻,也會阻止電腦接收445端口的數據。但中國高校內,一些同學為了打局域網游戲,有時需要關閉防火墻,也是此次事件在中國高校內大肆傳播的另一原因。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反病毒實驗室公布的病毒攻擊流程圖
同時由于該木馬加密使用AES加密文件,并使用非對稱加密算法RSA 2048加密隨機密鑰,每個文件使用一個隨機密鑰,理論上不可破解。針對目前網上有傳該木馬病毒的作者放出密鑰,已證實為謠言。實則是在公網環境中,由于病毒的開關機制被設置為關閉模式暫時停止了傳播,但不排除作者制作新變種的可能。提醒廣大用切勿輕信謠言,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最后,提醒廣大用戶,務必強化網絡安全意識,陌生鏈接不點擊,陌生文件不要下載,陌生郵件不要打開!電腦管家防范勒索病毒:https://guanjia.qq.com/wannacry/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2
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2
特色小鎮“非鎮非區”,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一個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