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3日,山東省鄒城市鳳凰山市場,孫樹娥在自己的小店里包粽子。一有時間,她就得包粽子,每天累得手直抽筋,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擺滿了包好的粽子。王齊勝/視覺中國
中國網5月15日訊 2017年5月14日,山東省鄒城市鳳凰山市場,提起“粽子姐”無人不知,今年44歲的孫樹娥在不足10平方米的13號粽子店足足干了十年。
小小的粽子,看似簡單,但每天工作近20個小時,包上千個粽子,而且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對孫樹娥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孫樹娥的手機鬧鐘定在每天4點20分,每到這個點,她都會被大分貝的手機鈴聲叫醒。而此時,煮了三、四個小時的粽子也正好出鍋。5點30分,孫樹娥騎著三輪車準時將上千個煮好的粽子運到市場上。早中晚飯點時間,市場人多,她忙不過來,通常都是顧客直接把錢送進錢箱,個人去拿粽子。
賣粽子最復雜的當數包粽。盡管麻煩,孫樹娥從不偷工減料,她覺得這是人吃的東西,必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為此,她小到選粽葉,大到粽子的食材,都親自挑選,親自清洗,而每天上千次的重復,讓孫樹娥熟中生巧,兩張棕葉疊加呈漏斗裝,放入少量糯米,把蜜棗塞進糯米之中,然后將棕葉裹實,再用繩子將粽子綁緊。去年端午節,她賣出去4萬多個粽子,是自己提前一個月包好的,包得手直抽筋。
每天4點多起床,晚上12點之前很少睡覺,就連自己的孩子都很少溝通,甚至連玩手機看微信的時間都沒有,她覺得最虧欠的就是家庭和孩子?!懊刻烀砻θィ透杏X時間不夠用,如果有時間,我真想好好休息休息。”孫樹娥說。但每次取出煮好的粽子,顧客解開棉繩,粽香撲鼻入口而嘖嘖稱贊時,一股子勁兒又涌上心頭。
2017年5月13日,山東省鄒城市鳳凰山市場,孫樹娥在自己的小店里包粽子。每天上千個粽子,她熟中生巧,每斤糯米包十個左右,她都是用自己制作的小工具盛米,前后誤差不超過10克。王齊勝/視覺中國
2017年5月13日,山東省鄒城市,深夜回到家的孫樹娥還得清洗粽葉,為明天包粽做準備。王齊勝/視覺中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
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2
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