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筑工人工資
月收入
5000-8000元 約占40%
8000-12000元 占20%
12000元-20000元 10%
緊俏工種
鋼筋工、瓦工、水泥工、木工等
人均收入8300元/月
稀缺人才
技術好的漆工:
日工資高達700-800元
工齡2年以上的木工:
最高收入1.7萬元/月
(以上部分數據源自某知名招聘網站)
據某知名招聘網站統計數據,2017年成都建筑工人平均工資8300元/月,鋼筋工、瓦工、木工、漆工等技術好的建筑工人特別走俏,月工資輕松過萬。而經理助理、秘書、文員等“白領”的平均工資只有3800元/月,兩者相差懸殊。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成都的建筑企業用工成本增加,技術型人才稀缺是導致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這些工資高的建筑工人大多都是技術要求較高的工種。那么,究竟哪些建筑工人的工資高?哪些工種最“走俏”?技術型人才為何稀缺?來看記者的調查。
●記者走訪
工地漆工最高月入3萬 最低也在8000元以上
對該招聘網站上發布的職位信息顯示,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今年46歲的周中貴是一名漆工,就職于東門的崔家店附近某工地。“活兒根本就干不完,每天不歇氣。”周師傅告訴記者,從春節到現在,他跑了20多個項目,“一個月最高的時候有3萬元收入,最低也在8000元以上。”周師傅說,他做漆工這一行已經18年,是“老司機”,不愁沒活兒干。
記者發現,該招聘網站上公布的成都行政、秘書文員等崗位,有七成以上在2000-5000元,5000-8000元的僅占不到兩成,平均工資3800元/月,與建筑行業收入相比瞬間被“秒殺”。“最低的普工都要4000多元,平均都在8000元以上。”成都某建筑勞務公司負責人徐國全告訴記者,即便沒有給工人買“五險一金”,建筑工人的用工成本依然高出其他很多行業。
●市場現狀
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種缺人 木工工資最高1.7萬元/月
“技術好的漆工確實比較俏。”成都一家勞務公司的負責人謝先生告訴記者,一般的漆工師傅日工資在300至400元,而能做“真石漆”等難度系數高的師傅卻很少,這類師傅的日工資高達700-800元,比普通漆工多出1倍左右,對于勞務公司來說,這類技術型工人的用工成本較高,也越來越難找。
徐國全也告訴記者,目前技術含量高、操作難度大的工種就比較缺人,除了漆工外,還有模板工(木工)、鋼筋工等,需求缺口都比較大,木工工資最高可以開到1.7萬元/月,“想要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木工,至少需要2年以上,我們最缺的就是木工。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木工工資每年的增長幅度都超過10%,還是缺。”
據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對10家建筑業重點信息直報企業的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成都9家建筑企業用工成本較上季度有所增加。水電十局、水電五局、成都路橋、四川路橋等企業反映,技術型人才稀缺是當前建筑企業用工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型建筑企業尤為突出。
記者采訪發現,大多數建筑工人都是“打游擊戰”。據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的調查,建筑工地上的技術工人任務繁重、壓力大,是導致技術型人才流動性大,出現技術型人才“荒”的原因之一。中小型建筑企業技術型人才流失率基本保持在每年4%-10%。那么,技術型人才能不能由勞務公司自己培訓?“培訓時間長、成本高,很多企業都不愿意。”徐國全說。
業界呼吁
用工荒會越來越明顯
技術型人才應備案共享
“現在建筑行業從業人員年齡基本在25-60歲,由于條件艱苦,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從事,當90后、00后逐漸成為建筑主力軍,‘用工荒’會越來越明顯。”徐國全坦言。
徐國強建議,建立建筑類高端技術型人才交流中心,運用互聯網平臺,實現用工方信息和工人信息共享,“用工信息不閉塞了,工人和企業的選擇性就更大,從而激勵提升整個行業水平。”徐國強說,對于工人來說,用工信息的聯網也能使其權益更有保障,規范行業用工秩序。
成都另外一家中小型建筑企業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建議,完善技術人才培養細則,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為企業減輕人才培養成本與壓力,“對全市建筑類技術型人才進行備案,定期舉辦招聘會,促進企業與人才間的雙向選擇。”
中國建筑學學科哪些大學躋身2016世界一流學科、世界高水平學科和中國一流學科?哪些大學躋身2016中國八星級、七星級、六星級和五星級學科?哪些大學是中國高校建筑學學科“雙一流”戰略建設的高峰學科和高原學科?
為了滿足全國考研考生和來華留學生了解中國高校建筑學學科實力和學科特色的需要,為中國高校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提供決策參考,2016年10月31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正式發布《2016中國大學學科評價報告》,報告發布最新2016中國大學學科排行榜、2016中國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和2016中國大學ESI全球前1%學科排行榜等榜單。報告顯示,中國大學綜合辦學實力和學科競爭力穩步上升,有27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50個學科入選世界準一流學科,躋身2016中國八星級學科隊列。北京大學11個學科榮膺2016中國八星級學科,雄居2016中國大學學科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第2,中國科學院大學第3,中國人民大學第4,復旦大學第5。值得關注的是,全國共有187所高校的745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學科排行榜前1%,34所高校的63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北京大學表現最佳,有21個全球前1%學科,6個全球前1‰學科。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組建于1989年,是目前中國持續開展大學評價研究時間最長的研究團隊,至今已有27年歷史。1989年發布中國第1個綜合大學排行榜,自2003年起已經連續14年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6中國大學學科評價報告》由艾瑞深研究院趙德國、蔡言厚、馮用軍、黨亞茹和王凌峰等共同執筆編寫完成,讀者可訪問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或關注微信公眾號“艾瑞深研究院”了解更多報告內容。
全國一共有37所開設建筑學專業的大學參與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東南大學,排名第二的是清華大學,全部排名如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雪花白大理石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產業新城建設與傳統產業園行業研究報告中的產業新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