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25日發布《關于中美經貿關系的研究報告》,這在國是直通車印象里是這么多年來的第一次。對當前困擾中美經貿合作的焦點問題,這篇報告都說清楚了。
貿易逆差,到底誰是輸家?
美國一直念念不忘的對華貿易逆差問題,真有那么嚴重?
其實,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不像美國想的那么大。根據報告,2016 年中方統計的對美貨物貿易順差為2540 億美元,美方統計的對華逆差額為3660 億美元,雙方統計的貨物貿易逆差額相差了1120 億美元。
實際上,過去十年中,美對華貿易逆差狀況正在逐步改善。2006年至2016 年中美貨物貿易順差占中國全部貨物貿易順差的比重從81%降至46%,占中美貨物貿易額的比重從55%降至48%。
報告指出,美對華貿易逆差歸根結底是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產業分工決定的,并非人為因素造成。貿易順差體現在中國,但利益上雙方共享。
報告稱,今后,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承接其它國家制造業轉移速度放緩、加工貿易占比逐步下降等因素影響,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將呈進一步下降趨勢。
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
報告明確表示:中國不會搞貨幣競爭性貶值,在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將會增強,這既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人民幣也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相信經過一個震蕩期后,人民幣匯率將逐步趨向新的均衡。
報告表示,中國繼續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
產能過剩都是中國惹的禍?
在美國看來,該國鋼鐵行業不景氣都是中國惹的禍。真的嗎?
報告認為,這種觀點是自相矛盾:美方一方面承認本輪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共同應對;另一方面又認為,中國政府對鋼鐵行業的系統支持是造成當前全球鋼鐵過剩產能的重要原因,“這是站不住腳的”。
報告強調,中國鋼鐵產業的發展立足于滿足內需,不僅不鼓勵鋼鐵產品出口,相反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出口。
實際上,中國對美國出口的鋼材占美國整體進口的比例很小。據官方數據,2016 年中國對美出口鋼材僅118 萬噸,金額17 億美元,對美國鋼鐵業的影響微乎其微。
中國市場開放不夠?
美國一直希望中國能進一步放寬在銀行、證券、保險、文化、制造業等領域的投資準入。在他們心中,只要美國開放的領域,中國也要相應開放。
對此,報告懟得很干脆:一國開放水平由國情決定,與政治制度、經濟體制、發展水平、監管能力密切相關。而且,“美方在航運、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等方面也未開放。”
也就是說,不是你說開放就能開放的,我們要考慮自己的國情。再說,美國自己也不是什么領域都開放,干嘛搞雙重標準,要求中國一切都敞開?
報告同時也強調,中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態度是鮮明的。中國將繼續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努力推動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化,增強中國吸收利用外資的國際競爭力。
反傾銷“替代國”做法,不終止行嗎?
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議定書第15條規定,WTO成員應在2016年12月11日終止在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數據的做法。但美國直到現在還在沿用這一做法。
對此,報告稱,履行議定書第15 條義務與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一些人故意混淆“市場經濟國家”與履行議定書第15 條義務這兩個不同的概念,片面強調美歐關于“市場經濟國家”的國內法標準,目的是為不履行議定書第15 條的國際義務找借口。
事實上,中國現在不是要求美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而是停止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后者是世貿成員根據議定書必須履行的義務。
報告明確提出,議定書第15 條不是簡單的貿易利益問題,而是要不要履行國際承諾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對國際法的尊重,也事關一國的信譽。
中美會爆發貿易戰嗎?
近期美國貿易政策保護主義色彩頗濃。4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優先調查鋼鐵進口會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此外,美國還頻頻采取措施限制進口國外鋁產品。有人擔心,這些舉動會使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甚至引發貿易戰。
對此,報告指出,中美雙方曾在一些問題上有過激烈的交鋒,甚至曾有“劍拔弩張”的局面,但總體上,雙方最終都選擇通過建設性合作實現共贏的目標。
報告明確,中美經貿關系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的格局不會改變,兩國在經貿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利益更加融合的趨勢不會改變。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鉬鐵行業研究報告中的鉬鐵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
戶外電子屏廣告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戶外電子屏廣告行
通信電纜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通信電纜行業的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