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這個行業工資躍居第一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消息,公布了2016年不同崗位的平均工資水平。數據顯示,在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背景下,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繼續穩步增長。
全部就業人員平均工資57394元
國家統計局對16個行業門類的約96萬家企業法人單位調查顯示,2016年,全部一套表平臺被調查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7394元,比2015年增長7.0%。
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123926元,增長7.3%,是平均水平的2.16倍
專業技術人員76325元,增長7.5%
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54258元,增長6.4%
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48005元,增長5.9%。
商業、服務業人員46742元,增長5.6%,是平均水平的81%
IT業工資首超金融業居首位
2016年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數據顯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平均工資為122478元,比上年增長9.3%,平均工資水平首次超過金融業排名各行業門類首位。
金融業工資水平退居次席,主要受銀行業高管限薪以及股市低迷等因素影響,2016年平均工資為117418元,比上年僅增長2.3%,增幅排各行業門類第二低位。
東部地區工資最高
外企崗位間差距最大
分區域看,各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區域均為東部(62875元),最低的區域均為中部(47538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分行業、企業類型看,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商業服務業人員四類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均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四類崗位工資最高的企業類型均為外企。
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此類崗位工資最高的企業類型是國企。
各行業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崗位工資差距最大,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是最低水平的4.73倍。
各企業類型中,外商投資企業各崗位間工資差距最大,崗位平均工資最高的是最低水平的4.32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私營與非私營單位工資差距明顯
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569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6.7%。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2833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6.0%。
從工資水平看,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比非私營單位少24736元,約相當于其工資的63.4%,二者之間工資差距明顯。
經濟結構調整中工資增長格局有變化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對相關行業工資增長產生了明顯影響。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為例:
受去產能影響,采礦業由上年下降3.7%轉為增長1.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由上年微增0.8%轉為增長7.4%。
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影響,一些新材料產業、裝備制造業行業平均工資增長高于平均增幅,如化學纖維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平均工資分別比上年增長12.3%、9.2%和9.7%。
隨著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相關行業工資增幅大多高于平均增幅。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9.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9.7%,教育業增長11.9%,衛生和社會工作業增長11.9%。
知多D
非私營單位
非私營法人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等單位。
地區劃分方法東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
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園藝用品研究報告對園藝用品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
航空鍛件行業研究報告中的航空鍛件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
金融機具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