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微信發布的微信4.0版本中更新了朋友圈功能。當時的人們只是感嘆于繼QQ空間、博客、微博之后出現了又一個展現自己的社交場所,誰也沒想到短短一年之后,朋友圈成為了草根創業的大舞臺,成了微商的發源地大本營。2013年微商起步,2014年微商創造了千億元的產值,“一夜暴富”的傳奇故事在微商領域并不鮮見:思埠成立于2014年3月份,當年就實現10億元營業額。2015年用2501萬元拿下春晚倒計時賀歲廣告;面膜品牌俏十歲從最開始的十幾人代理發展到兩三百萬人,2014年銷售額達到4億。
很多明星也迅速抓住微商的機會進行變現,張庭、郭德綱、劉嘉玲、張馨予等明星都下場創立化妝品微商品牌。但從2016年開始,隨著平臺監管加強、傳統大牌入局、多層代理模式等弊端凸顯,微商熱潮大幅下跌。微商熱潮退卻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現象,這也是多方面原因綜合而來的結果:
1 平臺監管加強
國內各大媒體沒有少報道微商負面新聞,甚至央視還點評批評過微商“制假售假、疑似傳銷”。 而微信為了保證用戶體驗,也在嚴厲打壓微商廣告泛濫問題,很多微商號被暫停朋友圈功能及降權屏蔽甚至被封號。特別是第三方非官方客服軟件(一鍵轉發、多開微信、紅包外掛等)被重點打擊,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微商的野蠻生長。
2 層層代理模式走到了盡頭
最高級別代理直接從廠家拿貨,然后招募下級代理批發,靠的是層層招募拉人頭。這種金字塔模式的分銷方式,中間層是靠招代理來賺差價,其實賺的還是“人頭錢”,大多數商品都在渠道,在代理之間來回的倒騰,越往后就越成為囤貨的接盤俠。這是很多微商的通病,多層級的代理模式,讓很多人忘記了零售的本質。
3 打造品牌
微商品牌因其銷售渠道的局限,品牌知名度不高,用戶忠誠度也一般,再加上頻繁的負面消息,在消費者層面的口碑很一般。很多年銷售額幾億幾十億的微商,甚至根本就沒有人聽說過,這影響到品牌的長遠發展。所以,很多微商開始出現品牌意識,去布局電商和線下渠道,不甘心成為一個封閉圈子的微商品牌。
4 開拓新客源
就微信本身的社交屬性來說,它有一定的封閉性,一個圈子的人很難觸碰到到另一個圈子的人。很多人對微商朋友圈廣告的反感情緒,微商的市場銷售很容易觸碰到天花板。因此,微商需要不斷的轉型,來增加自身的收入來源和客群。
從產品入手轉型
微商發展進入洗牌期,現在擺在微商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轉型,要么消失。
思埠就是產品轉型做的比較成功的案例。思埠集團在微商領域打出名氣靠的是面膜,天使之魅、黛萊美兩個面膜品牌讓思埠成為第一大微商集團,黛萊美品牌還獨家冠名了2015年東方衛視跨年晚會。而思埠轉型的信號也是非常明顯的,2015年1月6日思埠宣布斥資7782萬元認購廣東幸美49%股份,幸美曾經是化妝品專賣店渠道中的牛人,在2014年成為“新三板”創立后的首家掛板日化企業,幸美旗下的產品品類要比思埠豐富的多。緊接著在1月24日思埠經銷商會議上,植美村新品護膚套盒推出,套盒中包含有水、乳、精華、卸妝油,首批訂單即超過300萬套。思埠集團董事長吳召國在兩家公司聯姻之后是這樣評價的:“從牽手幸美的那一刻開始,我將不再推出自己的品牌,只和國內頂尖的護膚、彩妝等品牌合作。”以及,思埠還推出了衛生巾等與女性相關的產品。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5月15日,幸美股份發布公告稱,董事長郭雷平與股東郭愛蘋將以支付1800萬元現金形式,購買廣東思埠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幸美股份11.64%的股權。也就是說思埠將不再是幸美股份的控股股東。在公告之前,幸美股份2016年發布的財報顯示,2016年幸美股份營收2.46億元,同比下降20.57%;2016年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5年明顯下降且呈現虧損狀態,凈虧損達5829.09萬元。
從渠道入手轉型
2014年12月俏十歲發布了暫停微商供貨三個月,2015年初轉型發展電商渠道,斷貨的產品就是俏十歲電商賣的產品。為了避免沖突,2015年3月,俏十歲又上市了一款針對微商渠道的面膜,但供了幾個月的貨后在7月被叫停了。轉型電商之后的俏十歲2016年全電商平臺的年銷售突破兩億元。俏十歲副總裁宋學軍是這樣解釋轉型的:“企業規模達到一定體量需要規范渠道,俏十歲的定位是高端產品,客單價達到600元,我們的這些高端客戶也需要從各方面受到尊重(購買渠道及購買體驗),所以我們在大眾認可的渠道中鋪設俏十歲的產品,如主流電商平臺和線下專柜。”
微商彩妝領域的“美顏秘笈”則選擇了全渠道作為轉型突破口。2016上半年,美顏秘笈在微商渠道的銷售額突破了3億。2016年11月美顏秘笈成為怡亞通牽手的首個本土化妝品品牌。這意味著美顏秘笈將覆蓋怡亞通供應鏈旗下的一萬多家網點,在全國各地建立倉儲,讓線上線下都能結合。同月18日,美顏秘笈第一家線下直營店鋪在鄭州惠濟萬達廣場開業。2017年5月24日,美顏秘笈召開互聯網+平臺全渠道招商會,定下2017年微商渠道銷售10億,三年內進入本土彩妝品牌前十的目標。
這些轉型案例都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微商品牌們盡管借著風口迅速崛起,但卻充滿了危機感。正如一位微商大咖說:“每年賣出去那么多貨,卻不知道貨賣到了哪里;團隊有幾十萬的人,卻不知道他們是誰。怎么能讓人有安全感呢?”事實也是如此,曾經最大的微商集團思埠,就因為團隊分裂而急速下滑。所以,大的微商已經開始布局全品類,以及向線下滲透,就是希望能夠落地,回歸到零售的本質。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電動汽車充電站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
電腦查片儀行業研究報告中的電腦查片儀行業數據分析以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