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大戰持續:摩拜ofo欲尋求新一輪共11億美元融資
前腳the information報道稱,摩拜正在以2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后腳彭博透露,ofo正在以3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新一輪5億美元的融資。資本的持續加碼,也意味著共享單車的發展熱潮又在加速。
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幾十家共享單車公司先后推出集齊黃、紅、藍、綠等顏色的無樁自行車,而這些自行車也擠滿了北上廣深等城市的自行車道和人行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共享單車出行,也引起了大量投資人的注意。目前中國最大的兩家共享單車公司ofo和摩拜已經獲得十幾億美元的融資,資方包括DST、經緯中國、滴滴出行、騰訊、紅杉等。這些投資人不僅看好租賃共享單車給公司帶來的持續增長的營收,而且他們也對共享單車應用潛在的廣告盈利能力感興趣。因為數以千萬計的用戶產生了數以百萬計的瀏覽量,這些公司的移動應用確實為旗下的線下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另外,共享單車的案例也再次證明互聯網公司的發展潛力。他們不僅可以迎來爆炸式的增長,并且可以產生數億美元的營收。一年前,投資人曾預測在大學校園中提供租車服務的ofo,每天的騎行量可能會達到1萬次。然而今天,在北京、上海和深圳,ofo每天的騎行量就可以達到2000萬次。而ofo最大的競爭對手摩拜也可以達到同樣的騎行數字。相比而言,Uber全球每天的出行記錄是700萬次。
這么大的騎行量可以產生1億-2億次的瀏覽量,因為用戶需要打開應用定位和解鎖自行車。投資人認為,這些應用提供了一個可以基于用戶位置、騎行時間和其他個人信息的精準推廣的廣告平臺。這些廣告主在共享單車應用中獲得消費者,其獲客的成本要低于其他純在線應用。這是因為共享單車公司從百度和騰訊這些第三方平臺引入流量的時候并不向用戶收取費用。需要指出的是,購買在線流量的成本已經增長至每人15元(約合每人2.21美元)。而且對于ofo和摩拜來說,自行車本身才是他們向用戶收取費用的主要工具。一位摩拜的投資人表示,每位用戶的費用成本大概是10元(約合1.47美元)。這么便宜的人均成本主要得益于中國政府沒有對人行道進行規范的管理,所以共享單車公司可以向街道大量的鋪車。
“這與滴滴或Uber的模式還是不一樣的。共享單車公司仍然需要向不同的渠道付費,以吸引人們下載他們的應用,”真格基金負責投資ofo的投資總監張子陶表示。“同時,每個用戶在騎自行車的時候也是在做廣告。在這之前,這種做法從未產生過如此大的流量。”ofo CEO戴威曾表示,他希望今年公司的營收可以達到10億美元,到明年公司可以實現盈利。
與此同時,摩拜也有同樣體量的增長。發言人黃雪透露,摩拜月均用戶增長量是以前的三倍。自3月以來,微信大概為摩拜帶來了2400萬名新增用戶。摩拜的投資機構、熊貓資本的管理合伙人李倫認為,如今摩拜每天的騎行量大概是2000萬次,這么大的用戶流量未來也許可以直接對接給其他的出行產品,比如汽車租賃公司。他還表示,摩拜商業模式帶來的年化回報率是20%,這對于重資產的公司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數字。
ofo單車,包括帶有GPS功能的智能鎖,可以讓用戶隨時隨地找到和停放自行車,造價大約為700元。使用ofo自行車的時候,用戶需要先交付99元的押金。而摩拜單車,使用了擁有不同技術的GPS系統和智能鎖,造價大概為1200元。用戶在使用摩拜自行車的時候需要先墊付299元的押金。雖然聽起來造價都不低,但生產成本還在不斷下降,這是因為兩家公司購買的自行車數量足夠大。
另外,用戶使用共享單車前也需要提前預存款,正如乘坐地鐵的時候用戶也需要提前買票。目前,ofo的投放量大概為500萬輛,預計該數字到今年年底將會增長至2000萬輛。ofo已經收取用戶40億元(約合5.88億美元)的押金。為了管理這一部分資金,ofo與中國最大的投資銀行中信證券建立了合作關系。
除了巨大的投資回報外,另一大吸引投資人投資共享單車公司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政府將繼續給這些企業很大的發展空間。“共享單車公司從政府的支持中受益,因為他們幫助緩解了交通擁堵以及減少了汽車尾氣污染,”來自Hemi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Amy Gu表示。而共享單車與科技巨頭的關系,將進一步推動他們的未來發展。目前,摩拜已經接入微信,而ofo則接入了騰訊曾投資的滴滴,通過這些應用用戶可以更為直接的找到共享單車。一位摩拜員工表示:“多達10%的騎行訂單是直接來自微信的。在接入微信的第一天,我們的系統就崩潰了。微信帶來的流量遠超我們的預期。”
雖然各家共享單車公司在中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們想要在海外復制同樣的成功似乎沒有那么容易。
共享單車在中國迎來爆炸式的發展,除了因為公共交通的缺位、人口密度大外,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政策沒有對人行道和停車位進行嚴格的規范管理。各家共享單車公司可以將成千上萬輛單車投放到街道上,而不用交停車費以及其他費用。“共享打車公司正在生產盡可能多的單車,同時將這些單車鋪到大街上,”一位ofo投資人說道。“但沒有管理機構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并收取停車費用。”
但未來相關規定的相繼落地,這一情況或許會有所改變。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森林旅游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
金融系列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保險經紀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