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聽證會由美國商務部舉行,該部正在調查鋁進口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中國官員說,用于國防的鋁不到美國國內消費總量的2%。表示中國方面已采取積極措施,消除國內產能過剩。
美國鋁業協會致信該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說,對鋁進口是否威脅國家安全的調查應“專門針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及其影響,同時避免對美國生產和就業產生意外后果”。
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鋁業行業組織在6月21日通過電子郵件敦促二十國集團(G20)處理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些鋁業協會表示,“我們認為中國鋁產能過剩問題是北美和歐洲鋁行業面臨挑戰的根本原因。”
據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5月8日報道,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廉價的中國鋁材便涌入了美國市場。美國的煉鋁廠當時從23家銳減到5家。
報道認為,這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更令人擔憂。高純度的鋁可被用來制造波音公司的F-18戰斗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戰斗機和裝甲車等。但現在,美國僅剩一家國內制造商——位于肯塔基州霍斯維爾的世紀鋁業公司的工廠——可生產高純度鋁,而由于價格下跌,該工廠目前僅動用了40%的產能。
從地緣政治風險的角度看,進口高純度鋁的前景并不光明:全世界僅有幾家工廠可以生產這種鋁,主要位于俄羅斯、中東和中國。
這一情況促使特朗普于4月26日對鋁材進口發起了一項調查。
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在4月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從國防的角度看,一種極為重要的原材料只有一家供應商,這顯然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該調查依據的是一部冷戰時期法律的第232條款,該條款允許對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冶金行業實施特別保護。該調查將確定美國高純度鋁產量能否滿足其戰時需求。
以前美國曾對進口自中國的鋁材征收超過370%的懲罰性關稅。去年,美國司法部、商務部和國土安全部聯合對涉嫌非法逃避這一懲罰性關稅的美國公司展開多項調查。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的
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土地資源的稀缺、糧棉爭地的矛盾,
20世紀80年代初,在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