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電信聯手狙擊移動 運營商流量之戰進一步白熱化
運營商流量之戰?
什么是“全網通”,什么又是移動“4G +”?請教專業人士后發現,全網通手機即一部手機兩個卡槽,可以“通吃”三大運營商的網絡,想用哪家的卡就用哪家的卡,4G隨意切換;而所謂“移動4G +機型”即手機廠商與移動合作的定制機型,僅限于使用移動的4G信號,其他運營商SIM卡插入副卡卡槽只能使用2G流量。這意味著,移動定制的4G +扼住了手機副卡的流量增長通道。但是,目前流量收入已是三大運營商的重要收入。在三大運營商最新業績報告中,流量收入已經超過語音通話和短信等服務,挑起電信運營商收入增長的大梁。
與此同時,移動占據了大量的4G用戶。昨日,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在2017世界移動大會上透露,截至目前,中國移動4G用戶數達到5.83億戶,這一數字在今年底將達到6.3億。反觀另外兩家運營商,目前中國電信的4G用戶達1 。47億,中國聯通4G用戶達1 。33億。兩家總和尚不及移動的一半。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認為,現在大量的手機廠商都開始生產雙卡雙待的手機,這對在夾縫中發展的電信和聯通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他們可以搶奪用戶的第二卡槽,而全網通對三大運營商來說,機會是均等的。因此,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賣力推動全網通手機終端的普及。早在2015年,雙方就聯合推出了《六模全網通終端白皮書》。2016年4月,工信部頒布了六模全網通手機國家標準。今年6月9日,該標準被國際權威組織G SM A發布。電信和聯通在今年也開始了密集出擊,河南、四川、廣東等地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公司都在合力推動全網通手機的普及。
電信和聯通提出的目標是,今年全網通手機市場份額達到85%以上。提升全網通的市場份額,意味著增加了流量增長的機會。
廠商渠道如何站隊?
這一場流量之戰來得如此密集和猛烈,終端廠商和渠道也被卷了進來。近日,河南移動要求下屬的營業廳和供貨渠道下架OPPO手機,“賣出一臺OPPO手機罰款500元”。業內人士透露,這主要是今年OPPO最重要的產品R11率先推出的是全網通版本,R11首銷日也沒有推出移動4G +定制產品。之后河南移動開始普查全省的渠道。“一開始沒有硬性要求,4G +機型占比為20%,現在全省普查之后4G +機型占比達到了50%,移動渠道中4G +機型的比例為100%”,一名來自河南的手機渠道商告訴記者,目前移動的門店(包括營業廳和移動渠道商)在河南省整體線下渠道占比高達80%。“現在從移動和手機廠商那邊拿到的貨都是4G +機型了。”
同時,移動對其他手機渠道提供激勵機制,上述渠道商透露,“賣出X X臺4G +可以拿到回扣,但移動要求太高,狂推4G +也只能拿到一半的獎勵。”不過,今天發布會上,在全網通陣營中,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市場部總經理高紅潮表示,廣東電信和廣東聯通將組建聯合團隊,充分利用聯通的眾籌活動以及電信的卓越100計劃,與廠商開展洽談,擴大全網通的購銷規模;在終端銷售環節,集合雙方渠道資源,增加全網通銷售網點。
但作為最后一個發言的終端品牌商廠商,到任聯想集團四個月的副總裁馬道杰直言:“全網通手機特別有利于生產廠商,廠商不會為多一個SKU而發愁,我們的成本能進一步降低;也有利于整個產業鏈降低成本,快速發展。”“標準化”生產不僅僅是聯想一家的期待。2015年電信和聯通剛推出全網通標準的時候,酷派在當年的9月份就推出了“全魔王”手機,是全球首款真全網通手機。酷派集團副總裁張科昨天在發布會上也表示,相信全網通未來會成為主流,“為構建良性的終端產業鏈,我們需要做到終端標準化生產,產業鏈形成合力,從而帶動產業整體優化升級。”
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市場部副總經理王君實提供的數據顯示,產業各方積極響應,芯片公司高通、MTK等先后推出38個芯片平臺,覆蓋高中低多個價位段,終端市場上已經有了700款真全網通手機,豐富了用戶的選擇。
消費者如何選擇?
同一款手機兩種模式,消費者會選擇哪個?
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總經理鐘平在會上指出,全面推廣六模真全網通標準,改變了以定制機為主的手機銷售模式,使消費者擁有了自主選擇權;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終端生產方式也使終端生產廠商和銷售渠道有更大的讓利空間。“工信部去年6月正式頒布六模全網通標準以來,全網通手機得到了終端廠商和消費者的一致認可。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不到20%迅速成長到75%。”全網通手機的出貨量也在逐漸增加。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3月份我國4G手機出貨量3939.5萬部,全網通手機占比80 。8%。鐘平預計,今年年底會超過85%,成為4G手機市場的絕對主流。業內人士指出,在這種背景下,移動無疑將承受巨大的市場壓力。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的
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土地資源的稀缺、糧棉爭地的矛盾,
20世紀80年代初,在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