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由于補貼新政的落地、電池材料漲價、需求市場拉動乏力等因素的影響,新能源客車行業步入低谷,產銷量持續低迷,不僅如此,各大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均面臨日益嚴峻的資金壓力,甚至有專家表示,小型客車企業或面臨被整合、甚至出局的危險。
2017年,難道是洗牌元年?
產銷低迷的背后成因
近日,根據中汽協公布的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分別為6982輛和6474輛,同比分別下降了33.2%和30.6%。其中,5月新能源客車產銷量持續低迷。而根據工信部合格證數據顯示,今年1~4月,國內純電動客車市場累計產量僅有1100輛,同比降幅達93%。
新能源汽車網分析認為,新能源客車產銷持續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需求市場拉動乏力。盡管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公交市場保有量要達到20萬輛,但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外,三四線城市替換純電動公交車的量還較小,而高鐵、私家車等的快速普及也對新能源客車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
二是2016年年底提前釋放了一定的銷量,透支效應正逐漸顯現,特別是補貼新政實施,上半年客車企業對車型調整、排產計劃、資金籌備、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較大調整需要一定時間。
三是雖然新能源客車的占比不斷提高,但是公共區域的市場容量有限,據了解,目前公交車占據新能源客車銷量的80%左右,伴隨市場飽和度的逐年提高,新能源客車或將觸及“天花板”。
洗牌模式或提前開啟
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及產業鏈的管控越發嚴格,重點培育具備規模和實力的大型企業的意圖愈發明顯。而隨著行業成熟的逐步提升,未來還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面臨淘汰。
目前國內車企承擔的最大壓力來自補貼由預撥改為清算的資金壓力,尤其受“3萬公里行駛里程”規定的影響,對企業的現金流會造成較大影響,甚至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營。
有專家直言,新能源客車產銷持續低迷,實際上從側面反映了新能源客車市場并沒有想象中豐滿。
而對于實力不強的小型客車企業來說,可能面臨“滅頂之災”。由于補貼改為清算制度,賬期拉長,加上訂單量不多,大型電池企業為規避風險首先要考慮回款問題,并不會樂于接受小型客車廠的訂單。
雖然有機構預測,隨著各大客車企業的車型調整、排產計劃、籌備資金等的基本到位,預計今年7、8月開始,新能源客車市場有望回暖,但隨著2017年補貼下滑和審核趨嚴、國內巨頭集中放量、結構性過剩苗頭日益顯現,政策紅利逐步消失等新競爭環境下,在新能源客車行業必將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兩極分化的局面,小型客車企業被整合、甚至被淘汰出局的危險空前加大。
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笑到最后的企業才能“剩者為王”?!靶 y、差” 的企業必將在市場競爭中被無情淘汰。
面臨生死大考,小企業一方面必須從多方面尋找妙策,在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積極創新,在各個流程環節上壓縮成本支出,或許才有望存活;另一方面,“背靠大樹好乘涼”,依靠或尋求良性的兼并重組、產業鏈企業的協同作戰,也許是另一種求生的可能機會。
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行業集中度一定標志著產業的成熟度。只有通過優勝劣汰的洗牌,將產業優勢資源向標桿骨干企業集中,才能真正提振行業未來。
以此觀之,洗牌潮的來臨或許是行業之幸!
2017年,是調整整合期還是洗牌元年?
只等年底見分曉。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生物飼料的概念是近十幾年才提出的,對其定義和內涵的認
煉油工業(英文名稱petroleum refinery industrial)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