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調控開始見效,樓市狂歡或許正在遠去。
從央行7月12日發布的數據來看,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速下滑、增量占比下降,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更是比上年末回落了5.9個百分點,地產調控的“組合拳”正在起效。
房貸四項指標同步回落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通報2017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時表示,去年年底以來,隨著我國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斷加大,房地產信貸增長勢頭回落,抑制房地產泡沫見成效。
一是房地產貸款余額增速回落。今年6月末,房地產貸款余額29.72萬億元,同比增長24.2%,增速比上年末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0.10萬億元,同比增長30.8%,比上年末回落5.9個百分點。
二是房地產貸款增量占比下降。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8.1%,比上年全年占比低6.7個百分點。三是個人住房貸款抵借比率降低。四是個人住房貸款期限縮短。
就房貸增速為何全面回落,華創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吉靈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限購政策的嚴格執行和個人住房貸款的收緊是兩個主要的因素。
限購政策方面,以上海的自住房為例,根據上海市住建委規定,首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5%,二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
房貸利率上行,更是上半年住房貸款余額回落的最強“助攻”。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上半年銀行雖然沒有出現大面積停貸,但是房貸利率上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央行公開市場政策性利率調整后,銀行資金成本全面抬升,房貸利率也是水漲船高。一些銀行的貸款利率已從去年末“基準利率8.5折”變為上浮至1.1倍。
阮健弘表示, “房地產信貸增長勢頭回落,個人住房貸款抵借比率和期限均有所下降,這些變化有利于抑制房地產泡沫,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減
在住房貸款余額回落的同時,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減,是上半年信貸數據的另一明顯特征。
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54萬億元,同比多增1533億元。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7.97萬億元,同比多增4362億元。
吉靈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54萬億,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78萬億,均遠超市場預期。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54萬億,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78萬億,均遠超市場預期。上半年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本來就不差,在信用債整體發行遇冷后,部分企業的融資需求轉向了銀行信貸。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54萬億,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78萬億,均遠超市場預期。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54萬億,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78萬億,均遠超市場預期。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分項來看,貸款結構依然保持健康,中長期貸款破萬億,創下年內次高;票據融資進一步下降,一方面反映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依然旺盛,折射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并未減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金融去杠桿的政策驅動下,銀行表內資產配置結構向信貸傾斜的趨勢更為明顯。
社融則更能反映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全面改善。吉靈浩認為,6月新增社融規模1.78萬億元,其中除了新增信貸繼續快速增長外,非標融資和企業債券凈融資均較上月顯著回升。企業債券凈融資雖然仍為負值,但跌幅較上月大幅收窄2200億元,反映出隨著債市有所回暖,債券融資環境有所改善。
綜合來看,6月金融數據反映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依然旺盛,銀行表內資產配置向信貸傾斜的趨勢進一步明朗,這都是符合政府金融去杠桿的要求和初衷的。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植物提取物一直以來在我國醫藥外貿中劃歸中藥類產品,而
目前,在歐美國家以及日本與韓國,真空絕熱板這類高效絕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開發涉及材料、化學、機械、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