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我來了!”堆滿雜物的出租屋內,傳來了歡樂興奮的聲音。7月22日,萬州區第二高級中學的陳彥親手收到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喜悅洋溢在全家人的臉上。家境清寒卻成績優異的他,以701的裸分排名全重慶市理科第九、萬州區第一,清華、北大都向他拋來橄
“北大!我來了!”堆滿雜物的出租屋內,傳來了歡樂興奮的聲音。7月22日,萬州區第二高級中學的陳彥親手收到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喜悅洋溢在全家人的臉上。家境清寒卻成績優異的他,以701的裸分排名全重慶市理科第九、萬州區第一,清華、北大都向他拋來橄欖枝。最終,他選擇了北大成為人生新的起點。
一間樓頂的鐵棚屋 酷暑炙烤他也能學
盡管知曉高考成績已經一個月了,可從北京大學重慶招生組組長馮支越手中接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時,陳彥臉上還是綻放出滿滿的笑意,“北大,我來了!”
1999年8月,陳彥出生在重慶市萬州區李河鎮蒲團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孩子的出生當然給家庭帶來了無比的喜悅。可為了生計,父親陳華僑和母親何芝聯不得已在陳彥剛滿一歲時就外出打工,把他留給了在家務農的爺爺奶奶,每年只有春節和最熱的七八月份,一家人才有機會團圓。
團聚的時間并不多,可小時候的陳彥最喜歡的就是在媽媽的背上聽故事。“我讀到高中就輟學了,但我希望陳彥能夠多讀書、讀好書,因此從他還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就買了很多書給他。”何芝聯每次回家看望陳彥,都會給他帶上各種各樣的書籍:《十萬個為什么》《腦筋急轉彎》《名人故事大全》……讀小學的陳彥,漸漸把以往和小伙伴滿山遍野玩、去河邊游泳捉螃蟹的時間放到了讀書上,“應該就是從小學那會,我就養成了每天睡覺前一定要讀書的習慣,每天都要閱讀后才睡覺。”陳彥說道。
小學時成績還不算突出的陳彥,進了高龍初中后卻相當出挑,初中三年里他只有兩次不是全年級第一,盡管后來順利地考入萬州區第二高級中學(以下簡稱“萬二中”),可費用這道難題卻擺在陳彥一家面前。陳彥小學三年級時,母親何芝聯便回到李河鎮照顧他,一家人開銷的重擔便落在父親一人的肩上。可陳彥讀初一的時候,爺爺又被發現是食道癌晚期,送醫院醫治了大半年還是去世了,當時家里為了給爺爺治病不光用盡了積蓄,還向親戚朋友借了錢。為了方便陳彥讀書,何芝聯在高龍初中附近租了一間房,是在一棟樓天頂上加的一個鐵棚房,一到夏天超過40度的屋子里便像蒸籠般高溫難耐,可這已經是這家人能承擔的極限了。到萬二中讀書,不僅學費是個難題,還要租房和其他生活開銷,陳彥一家有些犯了難。
兩張桌子 一張用來吃飯一張用來讀書
在得知陳彥家的情況后,萬二中決定免除陳彥高中三年的學雜費用,并拿出一間教師單身公寓給陳彥母子,聘請何芝聯擔任學校初中部的年級輔導員。
一間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宿舍,這就是陳彥三年學習生活的地方。老舊的雙層鐵床,上面堆滿了雜物,下面躺人。兩張狹小的課桌,一張用來吃飯,一張用來做作業。桌前的柜子上,貼著從早到晚的作息時間表,這對不少孩子來說,只是用來應付家長的工具,可陳彥卻每天自律地遵守著。
“陳彥最大的特點,就是他能嚴格執行對他的每一項要求和規劃。”他的高中班主任楊波從一開始就對陳彥印象深刻。“頭腦清晰,數學、物理非常好,高一第一次月考就是全年級第二名。”從進入高中開始,陳彥給自己定的目標便是考上清華、北大,為此,他不但要完成平時的課業,每周還要加班加點完成自主招生的課程,從高一到高三,他沒有偷懶一次;由于初中英語聽力比較弱,在英語林老師的建議下,從高二開始,陳彥每天都把套題里的聽力聽上一段,然后把錯題整理到一起次反復再聽,然后兩三天給老師反饋一次,一直堅持到高考前;高一高二語文長期拉后腿,他便隔三岔五找老師溝通,一發現不足加以改正,從不間斷。
付出總有回報,陳彥高中三年每學期都能拿到校長獎學金,成績也總是穩定在年級前十。然而高中的學業競爭比初中要激烈得多,初中拿第一家常便飯的陳彥,高中只拿過三次第一,此時好的心態成為陳彥的一項“法寶”。高三上期,較重的學習壓力讓不少同學的成績都出現波動,陳彥也不例外,特別是他一直擅長的理綜,往往會因為做不完而丟分。“我是一個做題會想很多方法的人,也有點犟,有時候被一道題卡住后,就非得攻克這道題才往下繼續。”整個高三上學期他都沒能考入年級前五名,這讓他還是有些小沮喪,但很快他就調整過來。“我就想反正之前都已經考差了,那我還不如不去想,就放開考,不在意名次,只去在乎每次哪些方面有進步,不要害怕考試。”抱著這樣不在意結果的心態,陳彥高三的成績一路上揚。
連考9個小時 清華北大爭著錄取
高考結束,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意味著可以徹底地放松,可對于陳彥來說,另一場更艱巨的戰役才剛剛開始。高考結束當天,5點多考完英語,7點鐘回到家后他便開始準備北大、清華的自主招生考試。
“自主招生的考試比高考更難。”北大重慶招生組組長馮支越對陳彥的印象頗深,去年暑期陳彥參加過北大的暑期課堂,在此期間他平和沉穩、看待事情客觀便給馮支越留下深刻印象。
在不到十天的準備后,陳彥便飛往北京參加清華、北大兩所頂級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在短短三天時間里,陳彥要分別經歷三場清華大學“自強計劃”、北京大學“筑夢計劃”“博雅計劃”的筆試、面試和體測考試,最忙的一天要連著考9個小時,陪他一起去的母親和班主任在場外等得都快中暑了,
擔心他吃不消。“我真的就抱著一顆平常心去的,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完全不會有吃不下飯的時候。考試中會做的我就做,盡量把我自己的實力發揮出來。”陳彥坦言,比起高考,他對自主招生考試更有信心。“我很喜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做題,比如用幾何方法解決代數,這樣做出來挺有成就感的,高中我也經常上臺給老師、同學介紹我的新方法。雖然,高考時老師讓用常規方法做題求穩,但自主招生考試時正好讓我發揮做題靈活的特長。”
自主招生成績出來后,陳彥的心更穩了,“自強計劃”和“筑夢計劃”他都拿到重慶考區理科第一名,這意味著他讀清華能降50分、讀北大可以降40分,而“博雅計劃”讀北大還能再加5分。高考結束后,陳彥給自己的估分是690,而最終他的高考裸分成績是701分,他選擇了心儀已久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一部手機和父親聊心里話 喜歡乒乓最愛王皓
高考前幾天,一直在外打工的父親陳華僑特意回家陪陳彥,兩父子平時雖然相聚時間不多,但陳彥有心里話更多地還是愿意告訴父親,常常會發信息聊天。“估計是覺得我平時管太多,嫌我啰嗦,有時候還會吵兩句,不過過一會就好了。”母親何芝聯最常說陳彥的就是玩手機,擔心因此影響學習。
陳彥玩手機最多的時候是在刷微博,他自己從來不發微博,關注的也僅僅是幾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和一段搞笑的段子手,微信也是高三上期才注冊的,平時和朋友交流用得最多的還是QQ。“我還是比較習慣和熟悉的人一對一交流。”其實平時陳彥是一個挺愛笑的人,一笑起來眼睛便瞇成一條縫,給人莫名的親切感。“他在班上擔任學習委員,朋友蠻多的,同學們都特別喜歡找他講題,因為他很耐心。”同樣考上北大的駱緯邦是陳彥的同桌兼好友,同是“學霸”的兩人最愛的休閑方式就是詩句接龍,然后晚上相約在操場一起跑步。
可在好友眼中,陽光、好人緣的陳彥卻自認是一個內向的人,他坦言自己不大愛和陌生人說話,也不知道聊什么。“進入光華學院,陳彥這種內向靦腆的性格還是應該改改,畢竟學習管理是和人打交道。”馮支越也給陳彥建議。
這個暑期陳彥也并沒有閑著,他去到一家教育機構做助教,還打算提前學習大一的英語課程,擔心自己的英語水平跟不上。不過,讓他開心的是這個暑假可以好好地玩球了。陳彥平時最愛的運動就是乒乓球,每次上體育課他總是會出現在乒乓球臺旁,而王勵勤、馬龍、張繼科等乒乓國手,陳彥對每個人的特點都如數家珍,不過聊起最愛的他直言是王皓。“王皓打球很有風格,聰明、有力量也有速度,即使奧運會和冠軍失之交臂,獲得亞軍同樣讓人敬佩。”
記者手記:
和媽媽住過的鐵棚屋、寫過作業的小書桌承載著17歲少年滿滿的希望和夢想。高考只是人生的新起點。關于未來關于人生,少年,帶著陽光的笑容,出發吧!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郭晶晶出身普通家庭,唯一不同的,是她從7歲開始就專心致志練習跳水,11歲時進入國家代表隊,15歲便代表中國參加奧運1...
一、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和國務委員楊潔篪邀請,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將于7月262...
中國戰機攔截美機7月25日報道,五角大樓發言人當天稱,兩架中國戰斗機23日在中國東海上空對一架美國海軍EP-3型偵察機-...
6歲,本該是在父母懷抱里撒嬌的年齡,但對于樂山市夾江縣木城鎮新農村的小女孩蕾蕾來說,這一切卻顯得有些奢侈。自從7...
7月24日,中共中央決定對孫政才同志涉嫌嚴重違紀問題立案審查。這一決定,充分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
“火球”病毒案犯罪嫌疑人接受審訊利用廣告插件植入廣告獲利,去年一年獲利近8000萬元。幾名知名高校的畢業生成立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