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可燃冰試采結束 計劃在2030年前進行商業開發
人民日報客戶端7月29日消息,當日,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業,這標志著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圓滿結束。隨后,執行本次試采技術服務的鉆井平臺“藍鯨Ⅰ號”將起航返回位于煙臺的母港。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采圓滿成功,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截至7月9日14時52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連續試氣點火60天,累計產氣30.9萬立方米,平均日產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獲取科學試驗數據647萬組,為后續的科學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翔實可靠的數據資料。
7月9日-7月18日,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試采井的封井作業。 7月18日后,轉入監測井作業,探測地層物性變化,確定水合物分解區域,了解儲層改變的情況以及水合物分解波及的地層空間范圍。監測結果顯示周圍地層無明顯變化,海水及周邊大氣等甲烷濃度無異常,環境無污染,未發生地質災害。
執行本次試采技術服務的鉆井平臺“藍鯨Ⅰ號”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鉆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鉆井平臺,適用于全球深海作業。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是“藍鯨Ⅰ號”執行的首項工作任務。2017年3月6日,“藍鯨Ⅰ號”從煙臺啟航,經過8天的航行于3月14日順利到達位于珠海市東南320千米的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采區。截至7月29日返航,共在這一區域實施作業達137天。
通過近四個月的試驗探索和科學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和認識。一是防砂技術先進,方法可靠,持續有效發揮作用,保障產氣通道狀態良好。二是在舉升方式等多方面實現創新,提高產量效果顯著。三是調控產能平穩有效,氣流穩定,持續時間已達到生產性試開采要求,為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是海水及周邊大氣等甲烷濃度無異常,環境無污染。五是井壁和地層穩定,未發生地質災害,實現了安全可持續生產。六是試采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領跑優勢不斷擴大。
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加大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力度,為產業化提供資源基礎;加大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研究力度,為產業化提供技術準備;依靠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為產業化提供綠色開發基礎;研究勘探開發管理規范性文件和產業政策,為產業化提供相關保障。加強依靠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采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可燃冰資料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后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
此外,可燃冰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中國對可燃冰開采的研究歷程
中國計劃2030年前商業開發
“可燃冰”在中國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也經歷了從研究、到失敗、到重新振作的過程:
1998年
國土資源部成立后開展了國土資源大調查,調查后投入960萬元,進行了天然氣水合物面上的調查和機理的研究;
2002年
天然氣水合物被正式列入國家計劃;
2004年
中國與德國合作,德國先進的“太陽號”調查船開進中國南海,載著14位中國科學家和14位德國科學家,進行了第一次海底取樣,卻以失敗告終;
2007年5月
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后第四個成功在海底鉆到了天然氣水合物樣品的國家;
2009年
中國在陸域永久凍土區祁連山鉆探獲得實物樣品;
2013年
在我國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發現超千億方級可燃冰物礦藏,中國在南海北部陸坡再次鉆探獲得新類型的水合物實物樣品;
2015年
神狐海域再次發現超千億方級可燃冰,而且礦藏分布廣、厚度大、飽和度高;
2016年
中國使用自主研制的“海馬”號4500米級無人遙控潛水器,在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首次發現了海底規模空前的活動性“冷泉”,活動的區域約350平方公里,并成功獲取了可燃冰樣品。
2017年5月18日
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發在采訪中說道:從目前我們試采的連續性和產氣量來看,離商業性開采距離不遠了。他相信,在2030年以前,具有最大潛力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將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舉世矚目的我國首次南海可燃冰試采取得重大突破,7月9日,第一口試采井全面完成預期目標后,正式實施關井作業。自5月1...
調查7月24日,某旅游行業公眾號發布網帖稱,“中國最大觀景平臺”四川雅安市滎經縣牛背山,被發掘僅8年就面目全非,垃...
隨著各國政府鼓勵使用更為清潔的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投資者們紛紛預計煤炭用量將會下降,不過,短期內煤炭行業形...
7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2017年年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上半年工作,提出以文化建設、隊伍建設、...
從環保部獲悉,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近日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暨2017年上半年環境經濟形勢分析與...
今年上半年,國內鐵礦石進口量與價齊飛,而國內礦將繼續承壓了?一、半年鐵礦石進口量價齊升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