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去年工業機器人企業數量達到330家,約占全市機器人企業數量七成,市工業機器人實現產值564億元,工業增加值為206億元。
可以主刀外科手術的機器人、運轉靈敏的智能協作機器人……科技的快速發展,讓公眾對于機器人這一事物不再感到陌生,形形色色的機器人能夠幫助提高生產效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在8月下旬拉開帷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公眾、企業以及投資者的關注。
深圳是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深圳市經信委、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與市機器人協會共同起草的《2016年度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深圳去年工業機器人企業數量達到330家,約占全市機器人企業數量七成,市工業機器人實現產值564億元,工業增加值為206億元。本地企業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市場競爭力、整體份額也在不斷提升,其在眾多細分領域市場份額全國領先。
市場:“機器換人”有廣泛需求細分市場成拓展重點
“中國已連續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國,占全球25%的市場。龐大的市場為實現領域‘彎道超車’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沒有理由不加強在這個領域的布局。”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說。
成立于3W咖啡廳的深圳橙子自動化,是一家專注于3C自動裝配工藝和技術研發及應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其總經理邵勇鋒看來,小批量、多品種的訂單生產模式是未來趨勢,而細分市場也會對自動化提出更高要求。橙子自動化采取的方法是,為3C制造業終端客戶提供采用工業機器人的全自動柔性裝配生產線,“人工數量能減少約2/3,但良品率和設備的生產效率卻大幅提升。”
李群自動化是一家專注于輕量型高端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與應用的企業,其研發中心位于深圳,這里也是李群自動化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為什么選擇做輕量級工業機器人?李群自動化CEO石金博的想法是,借用機器人把人從一些低附加值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人去做只有人能做到的事,充分發揮人的價值。
在石金博看來,機器人并沒有搶人的工作,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前者最大的機會是做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每增加100臺機器人,其實會增加更多工作崗位。”
以珠三角企業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制造”企業,產品多著力于家電、手機等電子產業,還包括一些傳統輕工業等領域。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曉龍分析,要在這些行業里實現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國外的大型機器人產品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長期在深圳、東莞等地的工廠進行觀察,沈曉龍還注意到一個現象:企業越來越難招到熟練的技術工人了。一大批80后、90后工人開始進入制造行業,他們往往不愿意長時間從事單一、無趣的重復性流水線工作。
“勞動力缺乏造成制造企業對‘機器換人’有廣泛的需求。”沈曉龍認為,在很長一段時期,主流的工業智能化將是以輕量級工業機器人為主,實現“人機協作”的狀態。人機協作的典型場景,就是人和機器一起完成某項工作,機器可以做生產線上某一工位的工作,剩下的部分由工人來完成。
優勢:利用創新走廊資源把研究成果變成創新產品
把緊鎖抽屜之中的“Paper(論文)”,變成能產業化應用的創新產品,也是包括深圳在內的珠三角智能制造企業的優勢所在。石金博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她的導師是李澤湘,后者也是大疆創新CEO汪滔的導師。
李澤湘曾提出,如果香港的國際視野、教育資源和開放的金融市場,加上深圳的創新原創力,還有東莞等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產業配套,具備了硅谷所有的成功因素。“李群自動化在深莞兩地均有相關業務,未來也將充分利用創新走廊資源。”
市場開拓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李群自動化便遇到了不少挑戰。“如何將技術和實際工藝需求結合?初創公司難以被客戶信任,我們只能用事實說話,沒有捷徑可走。”石金博直言,工業機器人門檻其實非常高,技術方面需要時間積累,如何找準細分切入點和市場需求,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企業不要先談技術,要先想清楚為何要這么做。”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助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對此表示贊同,他說,深圳相關企業非常適合無人化,工業機器人在這里有充分的落地應用空間,這座城市本身市場就非常龐大。
值得一提的是,橙子自動化與工業機器人的龍頭企業德國庫卡和日本雅馬哈均達成了戰略合作,這在國內初創企業之中較為少見。“未來機器人在行業中的需求將被快速釋放,在3C柔性化生產制造的分量會越來越重。”邵勇鋒表示,機器人本身的技術沉淀和品牌推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選擇與國際公司合作便是為智能制造打下堅實基礎。
“未來一定是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天下。但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并體現優勢,其最為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技術和市場相結合。”他說,全球機器人企業四大家族有先發優勢,但不一定對中國市場有最好的理解,也不一定有批量化生產的優勢。“我相信珠三角的企業能深刻探索垂直領域對行業產品的需求,誰能抓得更準、和產業深度結合,誰就能把握先機。”他說。
沈曉龍也認為,3—5年內,國產機器人會冒出一些比較優秀的廠家,在一批細分專業領域擁有絕對優勢。“國外只有四大家族的四大巨頭,國內可能產生幾百家細分領域的王牌企業。”沈曉龍說。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對于過去的機器人系統來說,選擇和放置物體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因為沒有很好的定位方法。但是隨著三維視覺的革新發...
1940年麥當勞兄弟引入自動化設備成為美國速食文化的先鋒,80年后自動化將再度席卷速食產業,未來煎肉排的工作可能再也...
近日,賽迪智庫發布了2017年下半年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走勢分析與判斷。賽迪智庫認為,2017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
隨著物流自動化的推動,以及快遞無人機的發展,在未來送貨將成為無人機的主要“工作”之一。而想要保障無人機送貨的安...
迫切需要實現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的并不只是布滿機械的工廠車間,遍植莊稼的田間地頭同樣期待一場由新興科技帶來的...
美國媒體稱,隨著大把投資涌入,中國正在押注AI這一領域。雖然在美國也在做類似的努力,但中國有三大優勢:一是有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