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近兩年開始公布對31省財政補貼具體金額,這一概念被稱為財政轉移支付,財政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總金額決算數約為5.3萬億元。
近日,一篇名為《神奇的財政平衡術——31省財政轉移支付全景圖》流傳于朋友圈,并被更名為《中國財政真相:25省負債,只有6省有盈余》被一些公眾號轉載,主要內容是通過比對31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地稅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之差,算出各地財政收支剛性缺口(或盈余),25個省份財政收支存在缺口,只有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和深圳(計劃單列市)有財政盈余。
發達地區財政實力強,欠發達地區財政實力弱,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制度,將更多地財政資金補貼欠發達地區,從而平衡地區間均衡發展,是世界各國普遍做法,也是中央財政主要職責之一。
然而上述文章被一些公眾號“添油加醋”,通過財力缺口來數落欠發達省份,夸大地方經濟發展困難和貶低經濟發展成果,實為賺眼球效應而部分歪曲事實。
其實,各地財政缺口數并不準確。
文章計算地方財力缺口,采取國地稅收入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之差,而計算地方財力缺口顯然采用同口徑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之差更科學全面。國地稅收入并不等同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前者金額明顯低于后者。
比如,根據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數據,2016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6萬億元,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約為11.59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出國地稅收入4萬多億元,因為國地稅收入并不包括關稅和非稅收入。
由于采取的統計口徑不科學,收入被低估,因此所謂的財政缺口被夸大。
事實上,中央財政近兩年開始公布對31省財政補貼具體金額,這一概念被稱為財政轉移支付,財政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總金額決算數約為5.3萬億元。
這是否意味著地方財力缺口高達5.3萬億元?其實并非如此,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分為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前者是指對財力缺口地方的補助,后者是指為了實現中央政府特定經濟和社會目標,中央給地方的補助。
因此,地方真正的財力缺口是一般性轉移支付金額,2016年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金額約為3.2萬億元,這可以理解為地方財力缺口。
而為了支持中西部地區發展,增強了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財政保障能力,促進了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效推動了中央相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中央財政對地方轉移支付也一直傾向于中西部地區。
根據財政部數據,在中央轉移支付之前,2014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比為54:25:21;通過轉移支付實施再分配后,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占比為39:31:30。
而為了推動中央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為推動建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極大激發了城鄉居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熱情,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連年高速增長。此外,教育領域的學生營養餐計劃、義務教育免學費、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等也都是在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的支持下強力推進的。
目前,我國每年5萬多億元的轉移支付制度也正在變革,目的是以推進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主要目標,以一般性轉移支付為主體,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清理、整合、規范專項轉移支付,加強轉移支付管理,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英媒稱,中國財政吃緊的壓力正節節攀升,在應對龐大的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的同時,未富先老以及正在加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
麥肯錫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的跨境資本流動縮水了65%。 在一個“去全球化”的時...
資本脫實向虛,遲早要被玩壞,而近期央媽動作頻頻,到底有什么“大事”發生?其中還是有些道道,我來說個故事。 儲戶1...
眾所周知,中國人都特別注意養生,飲用藥酒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古老的養生方式。一般的藥酒都是放人藥材和酒,還有的便是...
中秋節自然少不了月餅相伴。距離今年中秋佳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記者近日走訪成都一些大型生活超市發現,一些散裝月...
近日,知名手機連鎖品牌迪信通發布了關于2017年7月各品牌手機銷售的統計報告,統計結果顯示,在我國手機零售銷售行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