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期江蘇、北京、深圳三地銀監局和人民銀行分行先后發文,提示轄內銀行個人其他消費貸款大幅增長,存在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并要求加強個人消費貸款管理。不少網民表示,消費貸款用途錯配現象嚴重,既有個別銀行利益驅動原因,也暴露了監管短板。
對于消費貸大量入樓市的現象,多地都進行了嚴控和打擊。而對于這一現象不少專家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么網民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消費貸款用途錯配
據報道,近年來,商業銀行消費貸款用途錯配現象嚴重,大量資金披上個人消費貸款的外衣,暗地里違規“輸血”樓市,銀行業風險隱患激增。有業內人士稱之為“假消費真買房”。
網民“M莫開偉”稱,應該說,當前銀行收縮和嚴控個人消費貸,是在控制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的大環境下,不得已實施的一種政策;也是對近年銀行個人消費貸大幅增長采取“急剎車”;同時,更是對監管部門從嚴監管個人消費貸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必須指出的是,無論出于哪一種原因,銀行機構嚴控個人消費貸的信貸行為,都是值得肯定的。
網民“明明”稱,用短期限、高利率的消費貸投機房地產是非常危險的投資行為,此時出臺相關政策進行限制是必要的,也將對過熱的消費貸市場起到控制作用。
有網民表示,從更深層面來看,各方利益的驅動、銀行貸款業務的激進甚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才是禍端。近年來銀行業績壓力較大,一些商業銀行為了爭奪客戶,在信貸業務上過于激進,忽視了風險。
監管力度需加碼
網民“不可以征服”表示,消費貸轉房貸是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的“無間道”。監管力度需加碼。
網民“明明”稱,消費貸流向房地產市場的原因比較復雜,監管上確實存在難度,銀行消費貸款的監管只是一個方面,還需要配合整個房地產市場整體的調控政策,包括租售同權、增加土地供給等“組合拳”,真正打消房地產投機的過熱需求。
網民“譚浩俊”建議,越是調控的關鍵時刻,越要加大監管力度、強化監管的精準度。對“首付貸”重現、“消費貸”變身的問題,必須快速出手,加強監管,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檢查,并對違規銀行給予嚴厲處罰,做到防微杜漸。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雖然2016年的“930新政”沒有提,今年的“317新政”也沒有提,甚至今年北京供地計劃中也未明言,但現實就是:目前北京...
豐都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試點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工群體的破冰之舉,而90后?農民工在此利民政策下,回到老家買房扎根...
金科集團成立于1998年5月,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以酒店、現代農業、基建、物業管理等為輔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具2...
2017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50強揭曉! 9月13日,“2017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成果發布會暨房地產品牌價值高峰2...
隨著租賃市場的發展,不少房企都加入了長租公寓這一新戰場。 房地產行業擅長創造紀錄、刷新紀錄,開發商把過往專注到...
有不少人都不看好此次的房地產市場傳統旺季“金九銀十”,認為這將會是近三年來最差的一年。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