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算下來,每一分鐘里,國內有22對新人拿著戶口本走向民政局,進入婚姻生活;同時,8對夫妻在另外一個窗口簽下離婚協議。
中青報聚焦新相親時代 ?婚姻圍墻外還有2億單身者
平均算下來,每一分鐘里,國內有22對新人拿著戶口本走向民政局,進入婚姻生活;同時,8對夫妻在另外一個窗口簽下離婚協議。
根據民政部公布的數字,中國的結婚率和離婚率曲線漸漸逼近一個閉合的大于號。婚姻的圍墻之外,還有2億單身者。
袁圓和劉英蓮屬于2億人的“解救者”,她們一位供職于首都主打“高學歷、高收入、高顏值”的相親機構;一位在閩南老城區做了53年免費業余紅娘,號稱介紹成功4000多對,是新中國相親史的活化石。
2億人及其背后的家庭組成相親“擂臺”,知乎上“你相親遇到過哪些奇葩事”有900萬人關注;《中國式相親》節目首播就獲得全國同時段收視第二,僅次于《快樂大本營》,第二期馬上拿下第一,等到第三期網絡點擊量已經超過2億;而相親網站的巨頭之一百合網,盡管經歷了輿論風雨,如今的市值也有64億元。
人們自古歌頌愛情,卻未必認同相親,但“相親”這種步入婚姻的前奏自西周以來從未有過休止符。古老的它,如今在現代生活中滋生出迥異的價值觀和評判標準。它流傳至今,并且毫無疑問,還將繼續流傳下去。
7分的人認為自己8分,想找9分
“男人需要女人才會完美。”袁圓從亞當夏娃說起,她是北京相遇未名咨詢有限公司的紅娘主管和首席情感專家,見識過人性的善良也目睹了很多欲望,她沒精確計算過,但“應該見過1000個相親故事”。
有人想找三觀正的,有人要五官正的;有固定資產5000萬元的“高富帥”非要找資產上億或部級領導的女兒;有看著樸實的大姐非要找吳亦凡的外表、賀涵的內在,還要車技好、英語流利、家裝有品位、會聊天,“我說的話不能掉在地上”。
北京二環路邊的這間辦公室上空漂浮著密集的求偶信息,七夕當天深夜,一位女士坐在私密的房間里,紅娘正在了解她的需求。這些房間以“清華”“北大”“牛津”“劍橋”命名,當這位求偶者選擇“包成功”服務時,3萬元隨著pos機“吱吱”的聲音劃走,她將不斷被介紹認識男士,直到結婚為止。
袁圓把客戶分成很多類:有的是眼高手低型,挑剔,擇偶要求高;有的是大忙人,所有時間用來打拼事業;有的工作圈子窄,資源少;有的曾經談了場不合適的戀愛,耽誤了青春;還有人花心,兜兜轉轉,一不小心就到了適婚年齡;也有因為性格、房子、兩人背后的家庭、性生活不和諧等等因素離婚的人士。
“就跟企業融資一樣,有的自己就可以融到,有的需要財務顧問。”一位觀望紅娘業務的金融從業者說。
“怎么和看文件選基金選包包一樣的感覺,機械化,條件匹配的審視,難道大齡一點就要到這步田地嗎?”有人對條條框框的個人信息和明碼標價的擇偶要求表達不滿,說相親的過程像招商。
創始人范陽君發現客戶的分布很有意思,國內名校畢業,就業集中選擇在金融和IT行業,收入顯著高,“反觀哈佛大學剛畢業的,做什么都有。”
這些人中,“7分的人認為自己8分,想找9分的。”他們一方面期望對方有不錯的客觀條件,另一方面又希望對方不看重自己的客觀條件。學者也研究過這種現象,從個人層面來說,這反映了安全感的缺失,既希望自己少奮斗、多享受,同時又害怕別人“惦記”自己的財物,用心不純。當這種個人層面的焦慮成為一種風潮時,恐怕就要從宏觀層面進行解釋了。
在一項調查中,當下中國青年群體希望自己在34歲時可以達到事業的成功,獲得最理想的經濟收入。按照這個年齡計算,一個碩士工作9年之后就要達到“人生巔峰”。希望更快獲得更多財富成為中國青年的集體焦慮,并且毫無保留地投射在婚戀問題上。
面對無力招架的焦慮,相當一部分人群只能用物質尋求安全感,降低恐慌。袁圓的客戶中,一位在北京有五六套房子的女孩哭著對她說“就想要找富二代”。她沒談過戀愛,是親戚幾家孩子里最優秀的,“別人都在看著我呢,找不好他們會瞧不起,找個差的就吃虧了。”有位女客戶羨慕身邊的閨蜜,這個找了個官二代,那個找了位斯坦福博士。紅娘對她說,“她們是她們,你是你。”
經過觀察和統計,袁圓的女客戶最看重對方職位、前途、收入、房、車、戶口,年收入30萬元在這個生態圈里算“挺一般的”;有房有車的話“四五十萬元也不錯”;七八十萬元才能歸為“收入高”。
在72歲的紅娘劉英蓮眼里,這算得上“天文數字”了。閩南老城中,考察單身青年物質牢靠性的指標之一,是父母是否都有退休金,只有一個人有也不好找。
“以前是找人過日子,現在是找房子找車子過日子。”有個小青年請劉英蓮介紹對象,她說這個女的有點丑,男方不樂意了,她又說對方挺有錢,男的馬上表示“可以見見”。
“這種人我就不想給他介紹。”劉英蓮在當地一個工藝美術廠工作了一輩子,是一種刺繡的非物質保護遺產傳人,沒出過遠門,保持著樸素和傳統的價值觀。
她說現在司機和廚師最不好找對象,“以前車少,人家都不會開車,開車的很好呀,現在說開車是奴才;以前嫁個廚師挺好的,會煮飯給自己吃,現在嫌棄廚師身上有味道。”人們現在喜歡找的是“干部、老師、辦廠的、開店的”。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許多中國人都很看重婚姻這件事,不少人到了適婚年齡便會遭遇身邊的親朋好友的催婚。那么現代人的婚姻觀和擇偶標準是什...
過去沒多久的七夕可能讓很多單身“貴族”紛紛遭受十萬點暴擊,為了不在中秋節、光棍節、元旦、春節等等節日再次受到傷...
近日,“中國式相親價目表”讓中國式相親再度成為輿論焦點,然而以地域為相親要素的“相親鄙視鏈”存在于全國各地。究...
早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找對象這么困難,陳善美半認真半開玩笑說,真后悔沒在十八九歲的時候把女兒嫁出去。 黃梅雨下完,...
相比網絡上沸沸揚揚的北京版相親鄙視鏈,昆明的父母們顯得包容許多,他們不知道什么屬羊的禁忌,雖然也在意戶口,但表...
鄭州相親奇葩條件7月22日上午,正值周六,在公園的“相親角”,每走一步,耳邊幾乎都會傳來家長們交流相親的話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