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15日在河北省硅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范基地,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
10月15日,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15日在河北省硅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范基地,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該示范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是全國第六期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范工程示范點之一。該地區全面無霜期達205天,活動積溫達4371.4攝氏度,年降雨量在594.4毫米左右,屬輕度鹽堿土地。
據了解,測產專家組,由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省土壤肥料總站、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市農牧局土壤肥料站等單位的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該基地種植面積達102畝的“湘兩優900”百畝高產攻關片進行了現場測產。專家組在現場考察基礎上,隨機抽取了3塊地進行人工收割、機器脫粒、實打實收,總收面積3.126畝,三塊地畝產分別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畝產1149.02公斤。
記者連線了在現場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春芳。他介紹,品種整個生育期表現良好,10月5日初步實收測產數據顯示,畝穗數19.5萬,成穗率78.6%,每穗粒總數304粒,結實率90% ,千粒重25.5克,穗粒數273.6粒,預測畝產理論產量在1357.4公斤。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1年獲得馬哈蒂爾科學獎。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 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島海水稻學院首席教授。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超級稻”再創世界單產紀錄! 10月15日晚間,有媒體從河北邯鄲市永年區區委宣傳部解到,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
2017年10月13日,龍巖市召開2017年秋冬季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召集了全市7個縣(市、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分管領導3...
為加快推進全省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實現全產業推進、裂變式發展、泉涌式增長,助推脫貧攻堅,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近日,省政2...
10月份是全年氣溫、水溫比較適宜的時期,也是養殖魚類和蝦、蟹、鱉等水生動物的生長旺季。此時,水產養殖進入后期管理...
記者10月11日了解到,2017年1-9月,寧夏檢驗檢疫局銀川綜保區辦事處共檢驗檢疫進口棉花26批,7580.423噸,33503包,貨...
昨天國內小麥整體仍然比較穩定,部分地區略下調。原因也是市場貿易商為了收購玉米騰庫而做出的選擇。而且部分制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