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國個人護理用品連鎖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個人護理用品連鎖研究報告對個人護理用品連鎖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個人護理用品連鎖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
很多餐飲商家看到滿30減15的游戲,都不敢玩,本來一單毛利都很低,現在平臺又不補貼了,這樣做一單會虧一單,實際上,他是因為沒有看懂這個游戲的本質!
外賣這兩年炙手可熱,BAT三家或其代理人百度外賣、美團,餓了么打的熱火朝天!三家每年幾百億的補貼戰,也已經打了三年!
2015年,到餐飲行業做外賣創業的,"傻子都賺錢",人傻錢多速來!這一年,三大外賣平臺攜巨量資本剛剛涌入,在瘋狂的補貼玩法下,用戶群體成幾何級數的擴大。很多創業者短短幾個月,光靠補貼就賺了幾百萬。
2016年的時候,市場高速增長,增長率高達361%,成為中國各行來的增長之王,行業規模達到1791億元,預計到2020年會達到7000億的規模。
但2017年,百度外賣并入餓了么,三大平臺之爭變成了雙雄爭霸,估計還有一年多時間,會結束戰斗。外賣用戶在2016年是2.02億,但2017年截止10月就高達5.07億。按這個速度,外賣用戶全面滲透也僅需一年。
對于這個規模高達7000億的風口行業,意味著風口期只有一年多,流量、銷量快速增長的時間也只有一年多了!
時間緊迫,這個時候進入外賣,必須"快、準、狠"!
7000億外賣風口,創業者必須get這六件事:
一、外賣用戶的最大的痛點是什么?解決核心痛點!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外賣這個市場,外賣這個市場是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高額補貼迅速催熟的市場,是價格敏感性的市場,外賣要想做好,關鍵在于性價比。同樣的價格做得好吃或者同樣的口味之下做得比別人便宜,才能贏得消費者支持。
把外賣一年做到3個億的金百萬,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利用智能鍋代替大廚師炒菜,節約了大量的人工,把產品的性價比做到了極致,才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這個過程中,很多人說要高顏值的包裝,金百萬做了嘗試,結果外賣包裝成本上升了一塊多錢,消費者都接受不了,單量下滑,金百萬恢復原包裝后,銷量繼續高漲。由此可見,現在這個階段的大痛點是什么。
二、 選擇產品
外賣可以做的產品有很多,低端到雞蛋灌餅,高端到刺身牛排,都有人做。那么怎么定位自己的產品呢?當然是選擇價值空間最大的產品。這里給出外賣產品價值判斷三要素:全人群,高頻,剛需。全人群,就是所有人都會吃,比如宮保雞丁、西紅柿炒雞蛋就是全人群,豆渣就不是全人群。高頻,就是大家經常會吃,比如米飯炒菜就是高頻,日本料理就不是高頻。剛需,就是大家如果不吃會很不習慣,米飯、面條都是剛需,一頓不吃餓的荒,還有很多菜也有這個屬性。
那么,為什么一定要做全人群、高頻、剛需的產品呢?因為對于外賣來說有一個萬能公式:營業額=消費人數X消費次數X客單價。大家做生意都是追求營業額的,當然營業額越多越好。這三個因子的任何一個的提高都對與整體營業額有巨大的作用。
切忌,外賣的這個風口階段,千萬不要選很有特色的,小眾的菜品,這個風口期,需要的是量,無論你是自己投資,還是要拿投資人的錢,都首先要看量!
三、出品控制
外賣產品是完全的互聯網思維的產品。因為用戶的轉換成本很低,手機滑一下,就會出現下五個商家,同時信息超級透明,品質不好,品質不穩定,就會形成極壞的評價,平臺的智能排序系統,就會讓你從前幾頁消失!
那么,我們如何能夠保障始終如一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呢?這件事情就要從出品控制上做起了。品質管控管的是什么?首先,并不是產品的優劣,而是產品出品的穩定性。因為好吃不好吃,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判斷,你可以一直好吃,也可以一直難吃,這樣都會有客戶群體,但是如果今天好吃明天不好吃,那么就會流失很多客戶了。其次是減少成本,提升效率。外賣家常菜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領域,不大可能你家西紅柿炒雞蛋賣10塊錢,我家就能賣到15塊。所以,減少成本,提升效率也是品質管控的目的之一。出品涉及到的環節多如牛毛,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比如食材、洗、揀、炒切、廚師的心情等,隨便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一天白干。
怎么破?
去廚師化、產品標準化、信息化!
比如金百萬,利用智能鍋,代替人工,不受人員的技術和情緒的影響。
產品標準化,比如各種食材采購什么品種,切成多大的塊或條,每一份中的每種食材有多少克,需要裝什么樣的包裝儲存在什么樣的溫度下,調味醬料每份中有多少克鹽,多少克糖,多少克高湯等等,最后把切配稱量好的食材和配制好的醬料包一起送到門店,這時門店的加工就比較簡單了,他只需要控制油溫和火候就可以做出符合標準的一道菜。這就是產品標準化的過程。
信息化,就是及時對每天的訂單進行及時分析,顧客的喜好,周邊顧客的口味,反饋給門店,菜品更替的依據是由分析現有消費數據得來的。同時,門店可以監控每一道菜的出品過程,可以追溯,責任到人。
四、運營效率是核心
"外賣的本質是零售,零售要賺錢,核心就是要大力提升周轉率!"金百萬創始人鄧超一語道破天機。很多做外賣的不掙錢,就是因為外賣的毛利特別的低。只能靠提升效率,才能加速周轉率,最終的凈利潤才會高!
外賣的毛利是很低的,所以要求坪效要比堂食高很多,甚至是堂食的幾倍,這就要求運營效率也要比堂食高幾倍。
五、必須會玩"滿30減15"的流量營銷游戲
很多餐飲商家看到滿30減15的游戲,都不敢玩,本來一單毛利都很低,現在平臺又不補貼了,這樣做一單會虧一單,實際上,他是因為沒有看懂這個游戲的本質!
當然,他也更不敢玩"滿15減15"的游戲了。
滿減活動這么做,還有的賺嗎?
其實,它就是個數字游戲。
滿減的精髓在于設置門檻和優惠額,最理想的效果就是讓顧客"額外購買"。提升銷量只是效果之一,提高客單價才充分發揮了滿減的作用。
例如,當店鋪設置滿30減15,用戶會覺得享受到了5折優惠,但是如果設置巧妙,顧客可能需要花費35甚至40才能享受到減15的優惠。這就要顧客"湊一湊"才能達成。
六、雖然是外賣,但也必須要有完整的就餐體驗
雖然你為消費者只是提供了一頓25塊半的外賣,但現在的顧客很挑剔,你必須為他提供的是一個"有菜、有湯、有飯、有飲料"的完整的就餐體驗!
2016年,快餐企業受到嚴重的沖擊,銷量大幅下滑,像味千拉面,門店數都下降了,因為,外賣已經提供了完整的就餐體驗,取代了快餐。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龔志榮在剪去一棵核桃樹上多余的樹枝,讓樹木更好地生長。 新華社發 "我有不少身家千萬的朋友,經常在世界各...
“大姐,平包菜1.5元一個,2塊5毛拿兩個唄。” “菜一共7塊3毛錢,阿姨,就收你7塊錢了啊!” ………… 在人聲鼎沸?...
任永洪(右)正在給顧客介紹商品。從意大利的米蘭乘坐1個多小時的火車,便來到了小鎮代森扎諾。記者正準備下車,一名1...
Jo Malone的新品牌Jo Loves其實也不年輕——從2011年算來已有五年,只不過我們更加熟悉她在1990年代創立的同名品牌1...
3月16日周三午后,兩市走勢回暖,滬指繼續飄紅態勢,而創業板指和深成指也上演V型反轉,紛紛翻紅。截至發稿時,滬指上...
阿里巴巴集團2018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公布!在報告了更高增速的收入成績后,阿里巴巴調高了本財年的收入增長預期。紐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