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相結合,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產業。其主要門類包括:化學原料藥及制劑、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藥品...
幾近被判了“死刑”的爾康制藥,竟然在跌停板還未打開之前,11月28日開始,就有資金率先進入抄底,而龍虎榜的數據顯示,買入額的前五位都為營業部游資進入。
湖南爾康制藥有限公司是一家完全按照GMP標準和管理的現代化制藥企業。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推行以人才為根本,以高科技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
正當爾康制藥事件在街頭巷尾被議論的沸沸揚揚之時,股民們更是戲言這樣的公司,10個跌停都不為過,應該直接退市!而就在爾康制藥經歷4個跌停之后,11月29日一開盤,爾康制藥居然打開了跌停板,截至11月29日收盤,爾康制藥收報跌3.19%。而11月28日的龍虎榜數據更是顯示,當日爾康制藥的凈買入額為4728萬,在恐面臨退市風險的爾康制藥,又是誰選擇在這時候抄底?
11月28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賣出金額的前五名均為機構專用,總合計1.17億元,而買入金額的前五名,總合計更是達到了1.64億元。幾近被判了“死刑”的爾康制藥,竟然在跌停板還未打開之前,11月28日開始,就有資金率先進入抄底,而龍虎榜的數據顯示,買入額的前五位都為營業部游資進入。
這時候敢于抄底的,都是真的猛士!而這些人非游資莫屬。11月28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中信建投寧波和紹興的兩大營業部,共計買入金額達到了7766.47萬元,位列買入金額的第二和第三位,也許也就是浙江游資一向彪悍的做法。位列買入金額第一位的營業部位于潮汕地區,是中國銀河證券汕頭韓江路證券營業部,買入金額為5047.42萬元,分列四、五位的分別是光大證券重慶某營業部和華龍證券蘭州某營業部。
游資進入明顯的爾康制藥,11月29日開始打開了跌停板,截至今日收盤,跌幅收窄至3.19%。11月29日爾康制藥的換手率為9.37%,主力流入為21452萬元,主力流出為29830萬元。
而那些義憤填膺的說著“十個跌停都不夠”的股民,在看到28日開盤一度即將打開跌停的爾康制藥,恐怕要有所失望。此前基金最多給了爾康制藥3個跌停估值,但從公開持倉數據來看,昨日跌停仍大量出貨的機構席位很有可能是基金。
自爾康制藥11月23日公告自查存在虛增利潤并復牌,復牌后連續3個縮量一字跌停,昨日雖然跌停收盤,但早盤一度打開跌停缺口,全天成交4.73億元,交易量明顯放大,11月29日的交易量更是達到了7.78億元。
機構席位的堅決賣出和營業部昨日開板前的大幅買入,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在8月爾康制藥遭立案稽查后,多家基金公司下調爾康制藥估值,既有下調至11.48元(跌20.12%)的,也有給出估值8.35元的(下跌27.26%),如今已經跌至7.28元,跌幅超過此前基金預估,基金已經恢復市值估值。由于爾康制藥股價已經明顯低于基金的估值,因而持有爾康制藥的基金凈值,最近兩天仍然會受到爾康制藥股價下跌的影響。
游資更是開始明顯進入,想要趁爾康制藥“出大事”前,再賺一筆!激動的股民:造假利潤?“10個跌停,直到退市!”
受造假質疑影響巨深的爾康制藥,更是被股民罵到懷疑人生。而本身虛增利潤就已涉嫌違反了相關法律,就算股民們不義憤填膺,爾康制藥也會大概率證監會懲罰。而最壞的情況,就是面臨被強制退市的可能。
5月份的時候,爾康制藥因為網絡上一篇強烈質疑爾康制藥利潤造假的文章大肆傳播,不得不在今年5月10日宣布停牌并開始自查。11月21日傍晚,爾康制藥連發了9條公告宣布將于11月23日復盤,而在11月22日,其在自查報告中對之前的媒體負面報道進行了詳細回應,對關聯公司和相關業務開展情況、18萬噸藥用木薯淀粉生產項目、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項目招投標等情況進行了說明,承認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
這次的爾康制藥造假問題,不同于以往,情節十分惡劣,并且在自查報告中還稱其的改良型淀粉2016年的毛利率達到89.66%。而根據爾康制藥歷來的財務數據可查,015年和2016年是突飛猛進的兩年。年報顯示支撐利潤率爆發的產品是擁有核心專利的“全球首創淀粉空囊產品”,披露的毛利高達90%,而普通明膠空心膠囊的毛利只有40%多。
一個做藥品原料的企業凈利潤率做到34%,秒殺同期醫藥一哥恒瑞制藥的24%,不知各位怎么看這個事兒?
近期各位已經因為各種事情,情緒達到了極點,廣大股民更是直言“十個跌停都不夠慶祝的”“ 啥鍋都讓會計給背了,造假就造假,美名曰“重大會計錯誤”,會計沒賺到啥錢還最后當了背鍋俠,一鍋更頂八鍋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廂爾康制藥的事情沒處理完,帥放文的另一個企業又牽涉其中了。
近日媒體有報道稱,爾康制藥實控人帥放文設立的豫興康,其主要經營范圍與公司主營業務存在重合,違反上市時簽署的《避免同業競爭承諾函》。深交所向爾康制藥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核查并說明豫興康的股權結構、主營業務范圍、生產情況等,說明豫興康擬生產產品與公司現有產品的異同,說明實際控制人是否違反IPO時同業競爭承諾。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之一,經過幾十年發展,已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近年來,經過調整升級后,原料藥行業有...
中國醫藥行業已進入新時代,未來5~10年是醫藥發展的關鍵期。11月24日,“2017中國醫藥資本論壇”在成都盛大開幕。205...
醫療行業發展趨勢如何?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王波:明后年是上市醫藥公司合并高潮。在11月24日開幕的第1...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繼續保持溫和復蘇態勢,國際貿易增速有所加快。在醫藥領域,雖然傳統外貿競爭優勢減弱、產業及價格...
海南海藥股份有限公司今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昨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海南監管局《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醫療上市企業業績如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醫療類公司已有279家,其中在醫藥領域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