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版生物農藥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行。公司收購則是指一家公司經由收購另一公司的股票或股份等方式,取得該另一公司的控制權...
在歐佩克(OPEC)及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聯合減產行動的推動下,以及中國等國家石油消費需求依然強勁的支撐下,2017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供求關系逐步改善,形勢好轉,國際油價明顯抬升。
截至11月,布倫特原油、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阿曼原油全年平均價為51.51美元/桶,比上年提高8.09美元/桶。其中,布倫特和WTI原油價格全年平均為53.09美元/桶和49.68美元/桶,分別比上年提高8.05美元/桶和6.36美元/桶。目前,產油國減產保價的效果仍在,預計短期內國際油價仍是穩中向好的態勢。2017年底,國際油價還可能繼續上漲。進入2018年后,國際油價走勢能否繼續上漲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聯合減產是推力
2017年的國際油價整體呈上行態勢。布倫特和WTI原油價格由年初的55.47美元/桶和52.33美元/桶分別上漲至近期的64.23美元/桶和57.41美元/桶。主要推動力來自產油國不斷強化的減產保價行動。
2016年底,歐佩克與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先后達成聯合減產協議,合計減產180萬桶/日。2017年初,沙特和科威特等產油國認真執行減產協議,繼續推動國際油價多日小幅上漲。截至2017年第一周,國際油價平均水平已連續8周提高。至2017年2月23日,WTI原油價格繼續上漲至54.45美元/桶,創下2015年7月2日以來最高(當日56.93美元/桶)。
面對供應過剩的巨大壓力,尤其是美國石油產量不斷增加,2017年5月和6月國際油價在波動中明顯降低。6月底以來,國際油價雖呈上行態勢,但提升較慢。對此,2017年7月24日,產油國減產監督委員會召開會議。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稱,8月將大幅減產,把出口控制在660萬桶/日以內。如有必要,將考慮延長減產協議。俄羅斯能源部長也強調,減產監督委員會在需要時會延長減產期限。由此推動國際油價不斷上漲,2017年8月和9月,油價水平明顯提高。
10月,國際市場獲利回吐,尤其是俄羅斯與沙特兩個產油大國在是否延長減產協議的問題上有所反復,油價再度受挫。10月8日,歐佩克表示,已就延長減產協議,包括增加參與減產的國家等內容展開討論。10月25日,沙特王儲薩勒曼表示,致力于與所有產油國合作,支持任何穩定油市供需的做法。這種強烈維護油價的表態,繼續推動國際油價攀升。
據國際能源機構調查統計,2017年前3個季度的減產執行率為86%。俄羅斯不僅積極響應歐佩克的減產行動,而且實現了減產目標。在整個減產協議執行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沒有參與減產協議、不受約束的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在油價明顯回升過程中產量不斷增加,但并未影響其他11個國家執行減產協議。
需求增長是支撐
2017年世界經濟繼續復蘇,石油需求增長仍保持較大幅度,為國際油價回升提供了較大支撐。特別是2017年,中美兩個最大經濟體經濟穩步增長,明顯提振了市場信心。
2017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2016年的3.1%升至2017年的3.5%和2018年的3.6%。其中,2017年、2018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率將分別達到4.5%、4.8%。10月,IMF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又將2017年和2018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上調了0.1個百分點,分別為3.6%和3.7%,將歐美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預期也進行了上調。2017年以來,國際能源署(IEA)和歐佩克不斷上調2017年全球石油需求總體增長預期。在2017年9月和10月的報告中,IEA預計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將增長161萬桶/日和160萬桶/日,比年初的預計高出30萬桶/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前后,多次提到“美國優先”,不斷強調重塑美國制造業。2017年1月16日,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雖然維持2016年與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不變,但看好特朗普上臺后的美國經濟,將2017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期由去年10月預期的2.2%上調至2.3%。10月10日,IMF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17年美國經濟增長從2.1%上調至2.2%,將2018年美國經濟增長從2.1%上調至2.3%。2017年9月28日,美國商務部把2017年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度增長率終值上調為3.1%,三季度初值也在3%。在此驅動下,美國石油需求表現強勁,不斷創出新高。9月13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汽油庫存減少842.8萬桶,為1990年開始統計數據以來的最大周降幅,說明美國石油需求旺盛。
2017年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長。前3個季度GDP同比增長6.9%,經濟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6.9%。上半年,中國進口石油855萬桶/日,同比增長13.8%,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向好基礎不牢固
經過產油國近一年的減產,國際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得到改善,正處于向供求平衡轉變的過程中。但當前還遠未實現平衡,也就是說,油價向好的基礎并不牢固。
首先,當前全球石油庫存仍然很高,沒有被完全消化。無論從IEA還是歐佩克的數據看,全球石油庫存目前都明顯高于正常水平。10月12日,IEA報告稱,截至今年8月,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商業原油庫存下降了1420萬桶,至30.15億桶,較5年均值高1.7億桶。與此前IEA報告指出的2016年12月庫存較5年均值高2.86億桶相比,僅下降了1.16億桶。簡單按此速度測算,如果完全消化上述1.7億桶庫存,可能需要一年。
其次,美國原油產量明顯增加。10月12日,IEA報告顯示,2017年非歐佩克產油國原油供應預計增長70萬桶/日,2018年將增長150萬桶,至5960萬桶/日,其中美國是最大貢獻國。2017年和2018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分別增長47萬桶/日和110萬桶/日。 最后,產油國能否使市場樹立信心還有一定難度。產油國能否延長減產協議,對于提振市場信心至關重要。要想讓市場確信減產行動是真實的,首先應在輿論上保持一致,不能出現不同的聲音。當前世界原油市場供求也僅在改善中,遠未實現平衡,市場心態較脆弱。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除了如市場所料的延長減產,本周四OPEC產油國會議還帶來了減產豁免國限產的“驚喜”,而且留下更多調整政策的余地。美...
全球電泳漆市場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顯著的增長。根據據MRFR分析,到2022年,全球電泳漆將達到4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據調查發現,煙臺萬華、衛星石化、龍蟒佰利、中核鈦白等原材料企業今年的業績都是幾倍十幾倍的增長。而像三棵樹、亞士...
近幾年,化肥原料價格不斷上漲致使化肥價格居高不下。今年更甚,成本激增導致冬儲最終報價遲遲不能出臺。武漢會議之后...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與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30日舉行半年一次的會晤后共同作出決定,將從2016年11月開始實施的...
中橡協橡膠材料專委會理事長、云南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云原指出,在當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下,中國幾大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