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版液化天然氣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行業投資可行性研究咨詢服務的專項研究報告。報告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1...
天然氣價格近期持續飆漲,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目前國產液化天然氣市場價已超過8000元/噸。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環保監管力度加大,“煤改氣”加快推進,天然氣消費爆發式增長。
天然氣價格近期持續飆漲,價格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目前國產液化天然氣市場價已超過8000元/噸。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環保監管力度加大,“煤改氣”加快推進,天然氣消費爆發式增長。后市預計價格上漲將趨緩,但高價位將持續。
供需矛盾加劇
12月4日,百川資訊數據顯示,華北地區納入統計的四家企業中,三家液化天然氣出廠價格超過8000元/噸,最高的為8400元/噸。
生意社數據顯示,12月1日,液化天然氣均價為4745.62元/噸,三個月上漲26.55%。
但各地價格差異較大。根據相關機構的調研,12月1日,液化天然氣掛牌價最高達到9400元/噸,多個地區突破7000元/噸。自9月以來,多個地區液化天然氣價格累計漲幅超過100%。
據了解,榆林地區由于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燃氣拉煤貨車難以盈利,面臨大面積停運。
同時,一些加氣站也表示價格上漲其受益有限,出廠價已經7000多元/噸,再加上運費,利潤空間很小。同時,氣價上漲,不少司機停運,影響了加氣站的銷量。此外,上游開始限制供給。
此外,因天然氣價格高企,部分下游工業用戶減少用量或暫時停產。
浙商證券分析師吳棟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冬天然氣供需矛盾加劇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隨著“煤改氣”政策推進,天然氣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市場供應跟不上需求,導致價格漲;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制約了天然氣行業發展。
發改委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天然氣消費量1865億立方米,增長18.7%。同期天然氣產量12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2%;天然氣進口量722億立方米,增長27.5%。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估計,全年天然氣消費量在2300億立方米,增量3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其中“煤改氣”帶來的新增消費量近200億立方米。
需求集中爆發,供應緊缺加劇。從目前情況看,限氣已從工業、商業傳導至民生領域。發改委日前發出通知,統一部署相關省區價格主管部門召開會議,提醒液化天然氣生產流通企業規范價格行為。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民生證券分析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未來天然氣價格漲幅將趨緩,但在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的情況,天然氣高價位將持續。
上述分析師表示,今年以來,環保監管力度加大,“煤改氣”不斷推進,天然氣消費出現爆發式增長。2016年液化天然氣凈進口量361.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2.6%。對外依存度上升到34.3%。冬季是天然氣需求旺季,預計在“煤改氣”推動下冬季供應缺口將加大。在此背景下,提高國內天然氣自給率至關重要。
吳棟棟表示,今年冬季的天然氣需求仍沒有達到峰值,而供給方面乏力。隨著需求的爆發,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凸顯。接收站、儲氣站、管網設備等方面提升空間較大。夏季淡季時,部分設備的利用率較低,但在旺季又難以保障需求,峰谷調節能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快,天然氣工程和儲運設備公司將受益。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天然氣價格一路飛漲!飛漲原因是什么?國家會進行干預嗎?近日來,天然氣和LNG市場都頗為熱鬧。一方面是天然氣供不應L...
中國天然氣價格改市場化?情況如何?雖然普通消費者對天然氣價格的變動還不敏感,但非居民用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格正加速...
據央視財經記者采訪,發改委此次要求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供應各地的門站價格原則上要同步等額降低;各地要結合門站價格...
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個國家憲法日。最高法當天發布《全面加強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司法保障的意見》(簡稱,...
11月28~30日,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生態保護紅線部際協調領導小組會議,對北京、天津、河北...
12月1日,兗州煤業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兗州煤業鄂爾多斯能化有限公司(下稱鄂爾多斯能化)以19.4億元,收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