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中國固體植物油脂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目前國內港口油廠豆油庫存不斷增加,在168萬噸以上,屢屢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與此同時,我國港口棕櫚油庫存也在穩步上升,目前接近50萬噸,為8月中旬以來最高點。相比之下,菜油庫存不高,且潛在供應數量有限,這將使得菜油價格相對于豆油、棕櫚油繼續偏強,在接下來的油
由于國產油菜籽為非轉基因產品,格外受到消費者青睞。據了解,由國產油菜籽生產的小機榨菜油因其獨特風味使其需求更具剛性。在較高利潤的刺激下,近兩年來在我國油菜籽主產區,油廠上馬小機榨設備較多,國產油菜籽基本進入小機榨領域,而相比于200型浸出設備的油廠,小機榨菜油出油率相對偏低,從而使得國產菜油有效供應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較低的出油率使得小機榨菜油成本較高,銷售價格更是常年穩居于13000元/噸以上,大幅高于7000元/噸左右的進口菜油,提振了國內菜油整體水平。
國產菜籽產量下降 菜油有效供應減少
雖然近年來國產油菜籽收購價格逐年提高,但相對于有最低收購價政策扶持的小麥、水稻等,油菜種植效益仍然低下,加之油菜種植費時費力,在目前農村勞動力較為缺乏的情況下,長江中下游主產區油菜播種面積依然裹足不前,2017年收獲的油菜籽產量繼續下降。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7年我國油菜播種面積為718萬公頃,比上年下降2.1%;總產量為1430萬噸,比上年下降1.7%。而事實上,民間機構預測數字大大小于該數據,比如天下糧倉預計,2017/2018年度我國油菜籽產量僅為410萬噸,比上年度的450萬噸下降8.9%。雖然數據有較大出入,但產量下降的方向還是一致的。
由于產量下降,自今年夏收油菜籽上市以來,國產油菜籽收購價格高開高走,至今已經上漲至近幾年以來高點。據監測,目前湖北地區油菜籽裝車價在2.7元/斤,安徽地區油菜籽裝車價為2.65元/斤,四川地區油菜籽進廠價達2.98元/斤,湖南地區油菜籽裝車價為2.7元/斤。受夏收油菜籽提振,西北地區秋收油菜籽一上市價格就高開高走。目前甘肅地區秋收油菜籽收購價在2.78元/斤,新疆伊犁地區秋收油菜籽收購價為2.35元/斤。即便價格不斷上漲,但由于國產油菜籽產量有限,經過數月的消耗,目前長江中下游部分主產區已經有價無市,收購不到國產油菜籽,可謂一籽難求。比如四川、安徽、江蘇等部分地區油廠已經基本停止油菜籽收購。較高的國產菜籽價格,直接提升了國產菜油成本,使得國產菜油價格穩居高位。
臨儲菜油停拋 額外供應下降
自2008年至2014年,為穩定國內油菜籽價格,政府連年實施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至2014年一度形成600萬噸左右的臨儲菜油庫存。幾年來,龐大的臨儲菜油庫存成為懸在菜油市場的“堰塞湖”,對國內菜油價格產生極大的壓制作用。近兩年來,隨著政府不斷拋售臨儲菜油,加之2015年后取消油菜籽收儲,臨儲菜油庫存急劇降低,在2017年3月8日最后一次拋售后,僅僅剩余120萬噸左右。之前拋售出庫的菜油,經過數月的消耗,至今也所剩無幾。去年此時國儲菜油正如火如荼拋儲,大量臨儲菜油流向市場,而今年則沒有了拋儲壓力,使得菜油額外供應量下降。
另外,據傳近期政府將約100萬噸臨儲菜油定向銷售給中儲糧。若傳言為真,則意味著后期菜油供應壓力減輕。由于這100萬噸基本為最后一批臨儲菜油,貨源的相對稀缺使得中儲糧將不會急于出庫,更大可能是待價格合適時,灌裝成小包裝油流向市場。因此,其對市場的沖擊力度將遠低于以往的拋儲。
消費旺季來臨 港口油廠庫存下滑
今年以來,我國油菜籽進口量有所增加,據海關統計,2017年10月我國油菜籽進口量為30.62萬噸,同比增加398.75%;1—10月共進口395.99萬噸,同比增加31.16%。但由于數月以來,沿海地區油廠壓榨利潤良好,油廠開工率維持較高水平,截至目前,沿海地區特別是華南地區油廠油菜籽庫存較往年偏低。據監測,今年第46周(11月11—17日)沿海地區油廠開機率繼續回升,全國納入調查的101家油廠菜籽壓榨量增加至10.094萬噸,周環比增加2.34萬噸,增幅為30.18%。第47周(11月18—24日)壓榨量為9.214萬噸,周環比雖有下降,但仍為歷史較高水平。
且由于近幾周油菜籽到港量下降,使得沿海地區油廠油菜籽庫存量下降。據監測,截至11月24日,國內沿海進口油菜籽總庫存回落至31.65萬噸,周環比減少1.96萬噸,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華南地區(兩廣、福建)油菜籽庫存下降至18.4萬噸,周環比下降26.87%,較去年同期的26.9萬噸減少31.6%,為近四年來同期最低水平。
而由于政府臨儲菜油拋售結束,國產油菜籽產量下滑,使得國內菜油消費對進口菜油(含料折油)的依賴程度增強。當前,雖然進口油菜籽和進口菜油數量均有所上升,但沿海地區油廠菜油庫存卻不見增加。據海關統計,2017年10月我國菜油進口量為4.21萬噸,同比下降21.76%;1—10月進口量為65.59萬噸,同比增加16.1%。據監測,截至12月1日,華南地區(兩廣、福建)油廠菜油庫存下降至9.19萬噸,周環比下降0.5萬噸,降幅為5.16%,大幅低于9月上旬的12.86萬噸的水平,為8月以來最低水平。
此外,華東地區(安徽、江蘇、上海)油廠菜油庫存同樣處于不斷下降趨勢中,據監測,截至11月24日,華東地區油廠菜油庫存為26.91萬噸,周環比增加0.1萬噸,但較8月中旬的38.98萬噸相比下降12.07萬噸,下降幅度為30.96%。當然,和往年相比,華東地區菜油庫存仍屬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這是因該地區前期接拍臨儲菜油較多所致。但經過幾個月的消耗,目前庫存水平僅比去年同期高20%,且處于快速下降之中。
和港口油廠豆油庫存已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棕櫚油庫存不斷增加不同,港口油廠油菜籽、菜油庫存持續下降,加之消費旺季來臨,后期菜油價格易漲難跌。
蹺蹺板效應下 粕強油弱局面將改變
另一方面。每年11月之后,隨著氣溫大幅降低,水產品養殖逐漸進入封口期,水產飼料需求量下降,而主要用于水產飼料生產的菜粕也將進入消費淡季,菜粕需求量急劇下降,菜粕價格將相對于菜油走弱。但今年卻不是這樣。11月,我國農業部嚴格發放轉基因大豆安全證書,部分大豆進口船只因此延遲卸港,飼料廠家因擔心蛋白原料供應而加大了豆粕、菜粕的采購力度,從而使得菜粕市場淡季不淡,港口油廠菜粕成交量急劇走高,菜粕價格穩步上升。由于菜油和菜粕價格有一定的蹺蹺板效應,菜粕價格走強使得油廠能夠在菜油價格下調的情況下依舊獲得一定的加工利潤,仍然可以維持較高的開工率,因此菜油產出量繼續增加,一定程度上打壓了菜油價格。
但近期上述狀況有望得到根本改觀。政府有關部門嚴格轉基因安全證書發放的目的并非為了限制大豆進口,而油廠在大豆進口到港前按要求完善了相關手續后,大豆進口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隨著進口大豆的順利卸船,最近幾周油廠大豆壓榨量在較高的加工利潤刺激下持續上升,對豆粕供應短缺的擔心一掃而光。據監測,第46周、第47周、第48周大豆單周壓榨量連續三周維持在195萬噸的較高水平以上,沿海油廠豆粕庫存也是連續三周增加。而隨著開工率的不斷提高,加之下游提貨速度放慢,沿海地區油廠菜粕庫存的增加勢頭更為明顯。據監測,截至12月1日,華南地區(兩廣、福建)油廠菜粕庫存繼續增加至5.2萬噸,周環比增加0.85萬噸,增幅達19.54%,遠高于10月中旬時的0.95萬噸的水平,而在去年同期,基本無庫存。
隨著氣溫降低,主要用于水產飼料生產的菜粕將進入消費淡季,最近一周沿海地區油廠菜粕成交量急劇下降即是佐證。據監測,本年度第48周(截至12月1日)沿海地區油廠菜粕周成交量僅為0.43萬噸,周環比下降87.16%。
供應趨增,需求不振,將使得菜粕價格轉弱,蹺蹺板效應下,加之菜油消費將進入傳統旺季,菜油價格將大概率逐漸走強,粕強油弱將發生逆轉。
外盤天氣炒作或啟動 菜油相對于其他油脂明顯偏強
目前美豆已經基本收獲完畢,我國油菜籽主要進口來源國加拿大的油菜籽收獲也行將結束,市場對于北半球的油菜籽生產已經沒有過多炒作題材。現在正值南半球的春季,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播種正如火如荼展開。截至上周,巴西大豆播種已經完成計劃面積的84%,阿根廷大豆播種也完成了42.5%,均快于去年同期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今年南美大豆會獲得豐收,因為據美國和澳大利亞相關機構預測,今年出現拉尼娜氣候模式的概率在70%以上,而拉尼娜氣候模式將造成阿根廷大豆產區出現干旱,導致阿根廷大豆大幅減產。當前正值美豆集中上市出口之際,掀起天氣炒作將更有利于美豆出口。因此,后期天氣將成為油脂油料類期貨行情最重要的炒作題材。
另外,還應注意,進入11月后,世界上最主要的油脂品種——棕櫚油的生產將進入減產周期,直至明年2月,可能會造成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下降、價格走高,從而提振包括菜油在內的油脂價格。
3月以來,由于臨儲菜油停拋,市場預期菜油未來供應下降,使得菜油價格相對于豆油、棕櫚油明顯偏強。菜油期貨和豆油期貨主力合約價差從上半年的300元/噸左右走高至目前的700元/噸左右。目前國內港口油廠豆油庫存不斷增加,在168萬噸以上,屢屢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與此同時,我國港口棕櫚油庫存也在穩步上升,目前接近50萬噸,為8月中旬以來最高點。相比之下,菜油庫存不高,且潛在供應數量有限,這將使得菜油價格相對于豆油、棕櫚油繼續偏強,在接下來的油脂消費旺季,菜油有望成為油脂板塊上漲“領頭羊”。
綜上所述,隨著油脂消費旺季的到來,加之菜粕價格趨弱,外盤天氣炒作一觸即發,菜油期貨終將成功筑底,隨后走出季節性上漲行情。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了解,萬州是畜牧業大區,養殖場較多,畜牧業發展的同時,畜禽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壓力也不斷加大。為平衡環境與畜牧...
根據河南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總體部署,該省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于2017年年底達到65以上,2018年達到75以...
江蘇無錫市畜牧業信息顯示,至10月中旬,我市生豬存欄量僅22.19萬頭,為上年同期的50左右,生豬自給率已降至不足15,3...
雖然在我國養豬業來說散養戶的養殖水平相對滯后,無論是在管理還是技術水平等問題上,但是不是就是要淘汰,我們從官方...
根據河南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總體部署,該省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于2017年年底達到65以上,2018年達到75以...
湖南是生豬養殖大省,生豬屠宰量大面廣。近兩年來,湖南以開展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為主要抓手,加強聯合執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