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整體家具行業新零售發展建議與未來投資機遇分析報告
2017年12月的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云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奔揖咝袠I在過去的2017年,積極探索“新零售”業態,擁抱互聯...
對于產品升級后的美邦,周成建表示,美邦追求的是比國際快時尚品牌優衣庫的基本款有態度一點,在性價比之上更有趣一點。
2017年的中國鞋服品牌玩法繁多:傳統零售出身牽上電商巨頭之手發力新零售,對癥“下藥”斥巨資優化庫存。2018年又將如何玩呢?
美邦:再難爬起來?
12月18日有股民表示:"美邦明年就要ST了,最擔心的就是退市,如果退市美邦很快就會跌到2元附近,就再也起不來了。因此今天我堅決清倉,賣出最后10萬股以免到時候血本無歸。"ST在股票上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
12月6日晚間,美邦發布《美邦服飾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美邦推員工億元持股計劃這一行動,無疑是對企業發展與員工利益的捆綁,與去年第四季度出售旗下子公司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美邦的這一舉動,無不表明美邦強烈轉型的欲望。不過,急于求成,難免步伐欠穩。
2017年8月30日:扛著轉型重任的線上購物平臺“有范APP”被迫下線。
盡管,7月18日美邦才宣布,旗下Metersbonwe主品牌由單一休閑風格升級為覆蓋休閑、潮流、街頭、極簡、森系等五大獨立風格,用集合店、風格店等多種渠道接觸消費者,給不用偏好的消費者更多元的穿著消費選擇。
對于產品升級后的美邦,周成建表示,美邦追求的是比國際快時尚品牌優衣庫的基本款有態度一點,在性價比之上更有趣一點。不過,新生后的美邦,并未能將業績虧損的局面逆轉。
11月末,美邦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其2017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3.62億元至-2.07億元,美邦這家掙扎在轉型路上的老牌休閑服企全年巨虧的局面已基本確定。
據中國服裝網了解,美邦自2012年便走上了連年虧損之路。
在2009年和2010年,美邦股價一路飄升,董事長兼創始人周成建以170億元身家成為中國服裝行業首富。2011年,美邦攀上了業績巔峰,摘獲的99億元營收與12億元凈利潤令業界不少服企羨慕嫉妒恨。2012年之后的幾年中,美邦業績開始走下破路,身處轉型陣痛期的美邦在連續三年營收下滑的背景之下,2014年因庫存壓力被迫關閉近800家門店,全年營收跌至62.9億元,凈利潤虧損4.3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美邦在2016年扭虧為贏:2016年全年實現營收逾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6%,實現凈利潤約為3616萬元,同比增長108.37%。
美邦為何能突然扭轉虧損局面?產品一如從前暢銷?有機構分析者認為這是美邦以“財技”避免被深交所摘牌的風險。在2016年第四季度,美邦對子公司上海美特斯·邦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出售,為美邦帶來5億元的凈利潤。若2016年美邦再不盈利,將會像百麗一樣被迫退市。
不怕小幅虧損,就怕跌倒在虧損的路上再難爬起來。
據中國服裝網了解,美邦在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5.4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5.49%,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4.43億元,同比下降5.69%,而凈利潤則虧損1.24億元,同比增長19.34%。
沒辦法,站在第一名的高位總是容易被格外關注,然而不幸的是美邦卻也好景不長。
因為再風靡的產品也有生命周期,2010年美邦產品銷量進入下降周期。為了轉型互聯網觸及消費者,美邦于2010年年底開通線上商店邦購網。放在7年前,線上商店可謂相當新潮,高調出場卻在一年后因資源配置、物流配送與電商運營技巧不成熟等因素不再冒出沸騰的水花。
今年11月中旬,上海市工商局發布網絡平臺銷售服裝質量抽檢情況,邦購網上一款針織連衣裙與一款時尚女裝纖維含量不合格,一款時尚女裝pH值、耐光色牢度、纖維含量均不符合標準。
美邦轉型不成功,在于產品升級迭代與消費市場“水土不服”。美邦創始人周成建曾在接受采訪時則反思:太過于重視互聯網可能就是造成美邦如今困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邦目前總市值82.9億元,凈資產為30.2億元,凈利潤為-1.24億元,毛利率為48.09%,凈利率為-2.80%。究竟會不會被資本市場清退,全看美邦幾度受挫后能否絕地反擊。
森馬:野心漸長靠實力支撐
12月19日晚,為謀品牌國際化,全面打通時尚之脈,森馬相中了香港、上海,將分別設立全資子公司。
今年雙11,森馬電商創下8.219億元的成績,森馬憋了什么大招?玩法升級:內容與產品高度結合構建“時尚內容運營平臺”;客服升級:加大機器人項目投入提升智能客服智能化;品牌升級:子品牌成長亮眼大森馬戰略初具雛形。
2017年前9個月內,森馬服飾營收80.42億元,相比增加12.89%,凈利潤10.12億元,同比增加1.01%。不過,第三季度內,森馬服飾營收同比上漲11.24%至36億元,凈利潤則同比減少2.29%至4.78億元。
庫存之難好似“白骨露野”
海瀾之家:庫存86.75億!高過雅戈爾、七匹狼
平價優質國民男裝品牌海瀾之家,主打時尚商務風,享有“男人的衣柜”的美譽,近日加快了擴張的步伐。
海瀾之家發布公告稱,擬借旗下全資子公司分別以187.29萬元、455萬元收購兩家跨境進出口公司,旨在拓展海外市場。
據海瀾之家公開發布的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在截至9月30日的9個月內,集團銷售額同比上漲3.4%至124.78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07%至25.13億元,其中同名品牌海瀾之家仍是集團主要收入來源,期內收入達102.12億元,占銷售額的81.84%,截止今年9月,海瀾之家線下門店數量總計5608家,新開771家,關閉406家。
有業內人士則對海瀾之家急速擴張表示不看好,盡管海瀾之家憑借“男裝國民品牌”定位以及“輕資產”經營模式占據中國服裝消費市場大壁江山,但高庫隱憂仍然給海瀾之家帶去經營風險。
據了解,2017年上半年,海瀾之家庫存已達86.75億元,較七匹狼7.34億元存貨與雅戈爾11.8億元庫存明顯過高。
快速擴張門店一定程度上能解決一定庫存問題,但單個門店的店效就難以保證,店鋪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和潛力,單店銷售能力下降將帶著品牌整體陷入高庫存的惡性循環中。
自2016年以來,海瀾之家便行走在品牌轉型的路上:贊助網絡綜藝實現形象年輕化改造,入股快時尚品牌UR,收割林更新為品牌代言人,與設計師Xander Zhou合作推出聯名系列等,海瀾之家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擴充能力,正在以龐大的店鋪體量和野心滲透中國消費市場。
11月9日,海瀾之家發布公告稱將募資30億元人民幣以升級信息化項目,為優化產品結構和庫存,提升其整體運營效率,如何避免高庫存威脅將成為海瀾之家2018年的重要工作。
特步:1.5億回收舊產品,真心不慌張?
在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內,特步同店銷售表現錄得中單位數增長。隨著零售折扣水平持續降低,零售存貨也連續4至5個月內保持在偏低的水平。據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底止的上半年內,銷售額同比減少8.83%至23.11億元。
在大家瘋搶童裝市場時,特步童裝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今年特步推出全新的智趣門店2.0,用最簡單、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提升進店率、顧客逗留時間以及購買率,但仍未能改變童裝成其“雞肋”這一慘痛事實。
12月8日,特步國際發布公告稱,預期使用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將全渠道中2015年前生產的產品全數回購集中處理。
據了解,特步花大筆錢回購庫存目的在于:3+戰略(產品+、體育+、互聯網+)最后一步;提振代理商及加盟商信心;提升存貨周轉效率。
回收產品用來做何用?做慈善,提升其形象。特步此舉真是賬上有糧心中不慌么?
李寧:存貨金額達10億
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內,李寧銷售點(不包括李寧YOUNG)于整個平臺的零售流水按年錄得低單位數增長,同店銷售按年錄得低單位數下跌。其解釋,品牌是因為中秋節長假期周末時間改變。截至今年6月底止六個月,李寧銷售點數量共計6329個。
在截至6月底的上半財年,李寧整體同店銷售實現中個位數增長,收入按年上漲11.1%至39.961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擴張100個基點47.7%,凈利潤為1.8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66.8%。
李寧2017年開啟“多品牌發展戰略”競爭模式,下半年開始加大在女性與兒童市場的進軍力度。不過,李寧仍未能擺脫服裝行業共同的難題—庫存,今年上半年,李寧存貨金額高達10億元。
2017年,中國體育用品市場已進入新的競爭階段,李寧在復蘇中努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目前看來,2017年即將畫上句號,李寧付出的效果并不明顯。
安奈兒:高庫存陰魂不散
安奈兒作為“童裝第一股”自今年6月1日兒童節一上市便備受關注,上市便意味著能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低成本資金,可以更快發展業務。
2017年第三季度,安奈兒童裝實現營收1.85億元,相比增長2.03%,凈利潤120.13萬元,相比下跌60.25%。截止目前,安奈兒登錄資本市場已達半年之久,但其利潤收入卻大幅下滑,存貨更是達到3.19億元,同比增長32.33%。
其實還沒上市前,安奈兒就被高庫存纏身。2013年至2015年,安奈兒存貨凈額分別為1.83億元、2.13億元、2.31億元,2016年6月末,安奈兒存貨凈額上升至2.25億元。
[pageinfo]
三鳥的坎坷
太平鳥:傲嬌但凈利潤下滑明顯
2017年,不僅中國兩大電商平臺阿里與京東展開多次新零售大戰,傳統國產服裝品牌太平鳥不僅緊隨新的消費趨勢對品牌客群做年輕化調整,并且直接傍上新零售鼻祖阿里。
9月20日,太平鳥與阿里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協議,開啟“雙百億”計劃,到2020 年線上線下零售額實現雙百億是太平鳥的新零售目標,太平鳥在線上市場的野心可見一斑。
2017年,太平鳥圍繞“新”更走心,太平鳥創始人張江平表示要做中國最大的時尚集團必須創新、尋找新的消費者,培養更有能力的年輕人。
目前,太平鳥門店數達3794家,每年推出4000余款新品服裝,也就是說現在的太平鳥平均每天能保證推出10個新款,這樣的產品更新速度在全國現今的服裝市場首屈一指。不僅更新速度無人能敵,為順應“網紅經濟”太平鳥電商部門成立“網紅” 事業部,推出迪士尼系列等網紅產品。
張江平曾表示:“時尚靠的是靈感,是熱愛。我們的使命很清晰,就要讓每個人品嘗到時尚帶來的樂趣。”不可否認,太平鳥今年相較于其它國產服裝品牌拿捏時尚的能力更為突出。
盡管2017年太平鳥在中國服裝市場的各項表現搶眼,但2017年前三季度,太平鳥營收43.13億元,同比增長9.73%,而凈利潤卻在下滑:凈利潤1.70億元,同比下降28.73%。
2018年,太平鳥能否在新零售消費市場華麗翱翔?
貴人鳥:“死鳥”何時振翅再飛?
貴人鳥作為國產5大體育運動品牌之一,目前市值107億元,凈資產26.2億元,凈利潤為1.48億元,毛利率為38.39%,凈利率為7.84%。然而貴人鳥轉型之路仍然不被業界看好。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1-9月貴人鳥實現營收23.14億元,同比增長67.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億元,同比下降16.95%。
對于營收同比增長,貴人鳥表示主要因為增加了去年第四季度新增合并子公司的收入。可見,主業為運動服飾的A股上市服企貴人鳥,在歷經并購后其運動服飾所占比例逐漸下降。
有分析指出,貴人鳥服飾業務未成業績主要貢獻者,與名副其實的“欲望鳥”之稱關系不小。
據了解,2017年3月,貴人鳥擬27億元收購威康健身100%股權,今年9月初該交易以失敗告終;2016年8月,貴人鳥出資3.825億元收購廈門名鞋庫51%的股權;2015年7月,貴人鳥集團通過子公司2000萬歐元投資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The Best Of You Sports,S.A,持有其30.77%的股權。
從近3年收購項目看,貴人鳥涉獵領域廣泛,然而在2017年里,貴人鳥多項轉型“大手筆”交易均以失敗告終,尤以9月5日籌劃收購“威爾士健身”母公司威康健身的重大資產重組計劃終止一事讓業界對貴人鳥產生多元化轉型失敗的質疑。
盡管有消息稱貴人鳥未能成功收購威爾士因價格沒談妥。今年6月,貴人鳥不花2.7億元加碼體育產業,卻在收購威爾士上小氣,可見貴人鳥在戰略方針上舉棋不定。
當下中國的體育產業正在快速發展,運動服企應當聚焦主業,像貴人鳥一般盲目跨界易本末倒置,最終主業副業兩邊都失手。近日,一股民甚至對貴人鳥發出了“死鳥死鳥快飛起來吧”的哀求聲。
報喜鳥:報憂該是一種氣魄
吳志澤曾經胸有成竹的表示,轉型沒有什么飛躍,都是水到渠成,然而現實終究是殘忍的。
2017年第三季度,報喜鳥集團實現營收16.84億元,同比增長25.26%,凈虧損3215萬元,其中同名品牌報喜鳥營收同比增長27.9%至5.37億元,凈虧損154.67萬元,同比減少53.84%。
對此,報喜鳥表示,近年來實施多品牌發展戰略,推進全渠道營銷,打造全品類私人定制核心競爭力,但是終端零售市場未有明顯好轉,品牌差異較大,上半年經營業績仍為虧損。
據中國服裝網了解,報喜鳥自2012年之后便出現營收增長乏力,凈利潤一路下滑,2016年一度下滑至-3.87億元,同比下滑-486.63%。
為改變傳統服裝品牌印象,完成企業轉型升級,3月25日,報喜鳥發布公告稱,將其公司名稱由“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報喜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改名就如化妝,終究不能從根源上提升其品牌價值,報喜鳥不改變內核,再多的表面功夫都不能拯救持續虧損的利潤。
俗話說,報喜不報憂,但是正如魯迅而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轉型若是戰略失措,步步皆易錯,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報喜鳥若是在2018年仍然在戰略方針上腦力不足,那么仍將面臨全年虧損的局勢。
鞋王回首皆是痛,中等選手卻得寵
百麗:退市轉戰場
一代鞋王百麗退市,曾經風靡全場的品牌走下神壇讓2017年服裝行業令人感慨萬分:人無百樣好,品牌難百年紅。
據中國服裝網了解,2015財年百麗首次出現業績下滑,凈利潤僅為29.34億元,同比上年減少了38.4%;2016財年百麗延續了下滑的態勢,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凈利潤為35.55億元,同比2016年2月29日止下降15.4%。
百麗的業績下滑與退市讓掙扎著行走著的服裝鞋類企業更加彷徨,并一度覺醒。
百麗無奈退出資本市場,最大的禍根在于品牌老化,傳統品牌看重線下門店的品牌基因將百麗拉下了業績虧損的泥潭,另外快速開店讓百麗身大難“回眸”。
據了解,2007年至2013年間,百麗忙著開店不消停,2009年開店節奏放緩外,其余每年擴店驚人,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百麗每年新開店數量皆在1000家以上,最令人震驚的是2008年,新增3241家零售店。
值得注意的是,百麗在零售渠道結構和布局上是中國絕大多數鞋企難以比擬的,這樣的優勢卻在電商的沖擊下逐漸弱化。
今年下半年,百麗努力為“衰敗”正名。雙11當日1點47分,百麗成交額整體超過2億元。雙11成績不俗,在于百麗從10月10日開始,便網紅IP同道大叔聯手發布12星座專屬女鞋,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讓創意概念多渠道觸達消費者。
百麗私有化后的成果目前我們不得而知,能否浴火重生也需市場考驗。
紅蜻蜓:不畏強者業績出挑
2017年前三季度服裝整體零售額下跌趨止,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2.8%,服裝類同比增長3.6%。值得注意的是,終端需求整體回暖,但女鞋行業復蘇較其他行業緩慢,運動休閑風潮擠壓時尚女鞋市場空間影響不小。
2017年,鞋王百麗國際被迫退市、達芙妮市值縮水近百億,巨頭女鞋品牌產品競爭力下降,反應后知后覺,渠道調整不及時,掉頭維艱。
達芙妮在2017年同樣走的辛苦。2017年前三季度,達芙妮集團核心品牌業務同店銷售按年下跌約15%,第三季度凈關閉375個銷售點(包括367家直營店及8家加盟店)。
紅蜻蜓卻有出類拔萃的跡象,在2017年前三季度,紅蜻蜓營收22.78億元,同比增加15.36%,凈利潤2.6億元,同比增加達27.96%,其中,線上營收同比增加25.35%。
而紅蜻蜓在2017年的表現無疑證明了一點,曾經處高位的百麗、達芙妮不僅在產品競爭能力下降,抗戰技能也逐日削弱,因此,對手不一定就是昔日有能力與自己站在同一戰場的。
雅戈爾對地產業務“死性不改”的背后
在今年出爐的《2017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榜單》上,中國鞋服品牌唯有雅戈爾、海瀾之家上榜,入圍門檻為市值306.72億人民幣,寧波紅幫雅戈爾排名第444。
據了解,2017年前三季度雅戈爾營收73.83億元,同比下滑29.81%,凈利潤26.78億元,同比下滑19%。
其中,服裝板塊實現營收32.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43%,凈利潤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05%,而投資業務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13.04%。
明知投資業務凈利潤在下滑,雅戈爾仍在投資業務板塊倚重。11月底,雅戈爾9.99億元再次加碼投資業務。雅戈爾表示,此次對外投資有利于借助專業優勢,提升專業化運作能力,推動其投資業務的戰略性轉型,實現產業與金融的相互促進,打造可持續增長的盈利模式。
2017年,品牌年輕化成了眾多鞋服企業的救命稻草,小到產品與設計,大到戰略方向的制定,一切圍繞“抓住消費新勢力”為軸心,雅戈爾卻在面對“年輕化”上小心謹慎。
65歲的李如成認為:“健康比快速更重要,我希望雅戈爾能經得起風浪與挑戰?!狈b賺錢靠的是一件件賣衣服,對于已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30年的雅戈爾而言,來錢實在有點慢。
因此,雅戈爾在品牌年輕化上保守,卻在地產業務上大手筆揮斥。
今年7月底,雅戈爾與其全資子公司雅戈爾置業控股有限公司以20億元公設上海雅戈爾置業開發有限公司,重回地產圈。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雅戈爾土地儲備共4個,土地面積40.94萬平方米。
雅戈爾為何對地產業務情有獨鐘?雅戈爾表示,從長遠看,成長為一家百年老店,買地較租門店在成本上考量的話劃算得多。
2017年,以重資產模式著稱的雅戈爾一邊地產業務收入不盡人意,一邊又對回歸服裝主業不算上心,在年輕消費者眼里不免老氣橫秋的雅戈爾在2018年又將亮出何方寶劍讓服裝業務持續盈利?
波司登:“中國品牌”新名片見成效
2017年上半年波司登集團(以下簡稱波司登)實現營收29.59億元,同比上升15.3%,凈利潤達1.75億元,同比增加11.0%。其中,羽絨業務收入為14.84億元,同比上升2.3%。
報告期內波司登不僅羽絨這一主營業務收入持續穩健,其貼牌加工管理業務與非羽絨業務收入持續向好,收入分別為6.77億元、7.98億元,同比上升1.9%、76.6%。
正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波司登作為全國最大、生產設備最為先進的品牌羽絨服生產商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今年雙11,波司登踩準天貓預售、直播、預熱、爆發等營銷節奏,以站內推廣、聯名款、明星直播、KOL(意見領袖)傳播等增強用戶參與感,全網銷售額突破5.68億元,同比增長32.7%。
2017年,波司登產品以新面料、親民價格與時尚獨特設計再度贏得新消費市場的青睞。
此外,針對各地門店信息不一致、庫存不統一、會員信息割裂,波司登在今年已成功搭建零售云平臺實現會員通、零售通、庫存通的新零售三通格局,對品牌、產品、物流、零售等業務環節做出快速反應,并堅決關閉低效店鋪、清庫存、去產能。
2017年,鞋服品牌游歷在新零售浪潮中,百腸愁結輾轉難眠的日子不是沒有,但消費市場從不會眷顧那些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的鞋服品牌。
2018年,在產品開發、零售管理、供應鏈加速提效的波司登、森馬被市場看好,美邦絕處逢生需竭盡全力殊死一搏,海瀾之家、李寧、特步、安奈兒等需在庫存解決上出新招,百麗要對不堪的2017年正名就拿出實力來。
相關報告推薦:2018-2023年中國運動鞋服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供需格局預測報告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貝因美(Beingmate)是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1992年11月成立于浙江杭州,2011年4月12日貝因美(002570)...
康佳集團主要從事彩色電視機、手機、白色家電、生活電器、LED、機頂盒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兼及精密模具、K...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BOE)創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物聯網技術、產品與服務提供商。20日,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
中國消費者健康與保健意識提升,帶動了中國企業對海外保健品牌的收購熱潮。根據路透社最近的消息,中國飛鶴乳業將以28...
又一無人便利店獲得融資。12月21日,無人便利店“在樓下”宣布,在三個月內完成三輪融資,總額過億元。投資方為IDG、1...
你印象中的小米之家是什么模樣的?說到小米之家,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木制的桌子、琳瑯滿目的米家商品,各小米手機醒1...